第一章 ???報國投軍------輾轉千里 ?? 尋覓圣火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4-11-12 09:42作者:徐軍利 ???張義民來源:晉城黨史網


要到南方去,怎么走?一人去還是與人相隨?閻捷三想,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多找幾個朋友,路上也好有個照應。當時部隊里風氣很壞,賭博的人非常多,他也瞅準機會,贏了一把,加上以前攻打涿州時,攢了點軍餉,到了通縣又積攢了一點,共有十幾塊銀元,估摸著夠路費了。他和連里的河南籍戰士說:“當鄉丁不好,吃不開,還不如回家,或者到別的地方去。我是山西人,你們是河南人,只隔一座太行山。咱們一路同行,也好有個照應?!弊罱K有兩個人答應與他一塊走,一個姓張,一個姓魏,于是仨人就準備偷偷離隊,約定到新鄉分手。

仨人每人準備了一條棍子,化裝成傷員,把軍裝拆了染成黑色。趁一天拂曉,背起行囊溜出營房。他們先到達大名府,然后又沿京漢、津浦路中間的地帶,南奔新鄉。

那時鐵路沿線有軍隊駐防,他們怕惹麻煩,就有意避開,專揀沒有駐軍的地方走。一路上曉行夜宿,饑餐渴飲,辛苦自不必說,所經之處,看到兵燹肆虐,戰火紛飛,老百姓個個衣衫襤褸,面黃饑瘦。走累了,仨人就到附近的村莊,休息幾天。1928年5月,他們走到新鄉地界,姓魏的要回家去,閻捷三這才實話實說:“我不送你了,我要到武漢去,聽說武漢有革命軍,我出來當兵就是要參加革命,打倒軍閥和帝國主義的?!毙瘴旱恼f他不想當兵了,于是辭別回家。

閻捷三和姓張的走到新鄉縣,又沒有盤纏了,倆人便在新鄉縣小住了幾天。隨后過黃河,沿開封城東繼續向南走。走到駐馬店境內時,天氣很熱,但錢又快花完了,人也精疲力竭。姓張的是河南省上蔡縣人,離駐馬店很近,到了一個叫德林府的地方,他也不想再走了。于是倆人又停下來,在一家茶館里喝了點茶,商議下一步怎么辦??紤]到手中沒錢,再走下去已十分困難,沿途到處是兵,估計距武漢不遠了,聽茶館里當兵的議論,他們要開到武漢去,閻捷三就與河南張商量:暫且投入他們的隊伍,看看形勢,再從長計議。于是,他倆就有意與穿軍服的搭話,得知對方是西北軍岳維俊的部下,在德林府駐扎了一個營。他倆說在北邊當兵受了傷,現在好一點了,想投軍。對方問他倆是哪兒人,閻捷三說是河南的,要到武漢去找朋友。對方便要求他倆加入,倆人還假意推辭一番,然后就加入了那支隊伍,分到了3團2營機炮連,不久就隨部隊到了武漢,駐扎在武昌南湖進行整訓。

岳維俊西北起家,馮玉祥原想把這支部隊控制在他的麾下,蔣介石分化瓦解,派人給岳維俊既送大洋,又封官許愿,結果就把他拉過來了。在武昌南湖整訓時,蔣介石把岳維俊的部隊改編為新編第1師。

武漢,是閻捷三心馳神往、夢寐以求的地方。為了到達心中的這片圣地,他歷盡了千辛萬苦。但真正到了,發現城內城外一片冷冷清清,既看不到一幅標語,也聽不到一聲口號,更談不上任何革命的跡象,一時大失所望萬念俱灰。連長看閻捷三既識字,又懂軍事,就讓他外出招兵,每天給一塊錢吃飯,招一個兵再獎一塊錢。他正想借機尋找真正的革命軍,于是就高高興興拿個小旗,在武昌、漢口的交通要道上,把招兵小旗一插,人往茶館里一坐,見來人就上前與人家搭話,不論天南海北,能招幾個算幾個。這樣過了些日子,兵倒是招了一些,卻始終未找到真正的革命隊伍,頗感茫然。

岳維俊部在蔣介石眼里,算作雜牌軍,頗受歧視。為了控制這支部隊,蔣介石借整編之機,從連級到團級罷免了大批舊軍官,委派了許多黃埔軍校畢業的學生。岳軍多是西北人,黃埔軍官大都是南方人,整編引起了舊軍官的強烈抵抗,他們四處活動,煽動士兵對黃埔軍官的不滿,挑動北方人與南方人的不和。部隊騷動不安,岳軍士兵被當地人稱為“老陜”,還說他們是野蠻人。而士兵則經常議論要拉回西北去,整個軍營充滿了火藥味。新來的軍官竭力鎮壓反叛行為,想控制住部隊,但他們也整日提心吊膽,部隊一有行動就惴惴不安,怕遭到士兵的暗算。這種控制與反控制的明爭暗斗時起時伏,一直持續到這支軍隊的終結。

那時,軍官經??丝圮婐A,士兵生活得很苦。在武昌,由于營養不良,水土不服,閻捷三患了痢疾,上吐下泄,渾身打不起一點精神,瘦得皮包骨。幸虧士兵中一些要好的山西同鄉仗義相助,湊錢買藥,并熱心照料,才幸免一死。

1929年2月,新編第1師奉命調往沙市、宜昌一帶駐防。閻捷三所在的團乘船而上,行至途中,被埋伏在長江南岸的廣西軍閥張發奎的部隊繳了械。原來,蔣介石與張發奎、馮玉祥、閻錫山等,并非一心,軍閥之間都想擴充自己的實力,所以就你爭我搶,恃強凌弱。團長帶隊徒手乘船到達宜昌駐地,一下船,嚷成一窩蜂。岳維俊師中的西北軍軍官原本就疑慮重重,他們的年齡較大,但都是在炮火紛飛的戰場上滾打出來的,他們對年輕的黃埔軍官會不會帶兵打仗持懷疑態度。繳械事件發生后,疑心更重,煽動得更厲害,說蔣介石是靠不住的,想繳械后暗害大家。新舊軍官之間的矛盾益加尖銳。閻捷三所在的團沒有槍,另一個團就反黃埔,甚至借故殺了幾個黃埔軍官,鬧來鬧去,把隊伍也拉跑了一些。駐在沙市的另一個團也發生騷亂,跑了一些人,整個師缺編少員十分嚴重。蔣介石十分惱火,就把這支部隊再次調回武昌,進行二次整編,縮編成獨立15旅,下轄3個團。閻捷三還在原來的機槍連。

二次整編把北方的軍官撤換得所剩無幾,師長岳維俊也被撤了職。幾年后,蔣介石考慮到岳維俊在西北軍中還有些號召力,又任命他當了師長。岳維俊后來在“圍剿”紅軍的戰斗中,被紅四方面軍王樹聲部擊斃。

1929年5月,上面傳話,說湖北、湖南搭界的地方有“土匪”,命令獨立15旅前去剿滅。部隊順江而下,一直開到湖北的大冶。還未看到“土匪”的影子,又一起突發事件在15旅引起了軒然大波:剛剛升任排長的程子華,組織起義,把15旅2團的一個連拉走了(后編入紅5軍第5縱隊),團長也不敢下令去追。不久,“土匪”放回來幾個人說,“土匪”那邊不搜身,不打罵士兵,每天管兩頓飯,臨走還發3塊錢路費。程子華的起義本身就對15旅震動很大,加之放回來的士兵推波助瀾,士兵們議論紛紛,說新軍官為什么要去當土匪?究竟是怎么回事?有的說:“他媽的,老子高興了就干,不高興了也拉出去當土匪?!币灿械恼f:“當土匪也沒什么關系,軍官可以帶部隊當土匪,我們為啥就不可以去?”閻捷三那時還不知道所謂的“土匪”是共產黨領導下的紅軍,更不知道程子華是共產黨員。只聽說程子華也是山西人,帶走的兵也大都是北方人。他這一走,引起了閻捷三的深思:為了尋找真正的打倒軍閥、打倒列強和帝國主義的隊伍,自己千辛萬苦,四處奔波,走了這么多年,輾轉數千里,最終仍一無所獲。但經過幾年風風雨雨,總算明白了一個道理,天下烏鴉一般黑。閻錫山、岳維俊、蔣介石與張作霖、吳佩孚沒什么區別,都是欺壓百姓,欺壓士兵,聽洋人使喚的軍閥。但哪里才有為窮人打天下的隊伍?士兵們私下里有的說要造反,有的說要回北方去。閻捷三那時是班長,就對士兵們講:“大家不要慌!慌什么?我們想什么時候走就走,當官的管不了?!?/p>

蔣介石對內一貫奉行的是消除異己的手段。1929年秋,15旅這支雜牌軍又被調往江西“剿匪”。部隊轉來轉去,士兵們很不安心,議論說,為什么看不到蔣介石的嫡系部隊?為什么總是讓咱們西北軍損兵折將打土匪?老蔣讓咱們“剿匪”,是后娘叫養子上山打虎,死了不心疼。那時黃埔軍官帶部隊不很老練,加之鬧過幾次反黃埔的斗爭,軍官都很害怕,不敢得罪士兵。同年11月,15旅沿贛江順流而下,然后沿贛江東岸緩緩行進。到了江西的吉安,感覺大不相同,所到之處,老百姓一見15旅的士兵就跑光了,沿途到處是紅軍的標語:“打土豪分田地!”“窮人不打窮人!士兵不打士兵!”山溝里、樹林間,紅軍和赤衛隊的紅旗飄飄,人影隱約可見,可就是看得見,追不上,更打不著。15旅懵懵懂懂被誘入紅軍根據地的腹地。12月的一天,在福田山區駐扎下來,但隊伍都很緊張,晚上不敢睡覺,因為白天山頭紅旗飄揚,時不時打冷槍,晚上更是襲擾不斷。按說15旅的老兵不少,有一定的戰斗力,但當兵的看當官的,當官的怕得要死,只知道抱緊自己的錢袋,結果自然是官兵異心。士兵們私下里嘀咕,土匪來了咱不怕,要抓也抓的是當官的。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如此一來,仗還怎么打?戰戰兢兢過了兩天,第三天凌晨,紅軍主力部隊不知打哪兒冒了出來,15 旅的士兵在酣夢中遭到襲擊,猝不及防,一開仗,當官的掉頭就跑,當兵的一看,也四下里逃。15旅就這樣被全部繳械,做了紅軍的俘虜。

紅軍宣傳:士兵不打士兵,自家人不打自家人。繳槍后集中吃飯,飯后集合起來,聽一個操濃重湘音的高個子講話。他英姿勃勃,目光炯炯,左手叉腰,右手不時地揮動著,看樣子像個當官的。他講了三個問題。第一,講紅軍的來歷。他說,紅軍是北伐軍,是人民的軍隊,是打倒帝國主義,打倒土豪劣紳,真正實行三民主義的。國民黨蔣介石和軍閥、帝國主義相互勾結,我們不愿和他們搞在一起,所以成立了自己的軍隊。我們是紅軍,他們是白軍。第二,講紅軍的任務。說目前就是要打土豪,分田地,打倒土豪劣紳,建立人民自己的政府。他說,你們在蔣介石的眼里,是受歧視的雜牌軍,你們是被蔣介石推到前線來當炮灰的。他用生動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從帝國主義侵略中國,講到軍閥混戰。他還講了大革命是怎樣形成的,蔣介石又是怎樣叛變革命的。說在這場大革命中,各個軍閥都有自己的打算,都想利用革命來達到他們的個人目的,都是欺壓人民的反動派,只有共產黨才是真正為窮人謀利益的。第三,講紅軍的政策和紀律。他說紅軍隊伍官兵平等,不打人不罵人,吃穿住都是一樣的。你們愿意留下來參加紅軍的,原來干什么還可以在這兒干,連排干部都可以干,沒有關系,都是初級干部。他特別講了當官的不準打罵士兵,還講到對老百姓要和氣,說我們都是窮人,要愛護老百姓。最后,他又說,國民黨蔣介石背叛革命,向人民舉起了屠刀,殺害了成千上萬的共產黨人,共產黨這才建立了自己的武裝——中國工農紅軍。共產黨建立紅軍的目的就是要打倒列強、打倒蔣介石和一切軍閥及帝國主義,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的國家。

閻捷三不禁暗暗稱贊:“這個人了不起,有學問??!”特別是聽高個子講到“歡迎你們參加紅軍!不愿意參加紅軍想回家的,我們可以發給路費”時,閻捷三倍受感動。普天下哪有這樣的軍隊?誰能有這樣的氣魄?他看到紅軍雖然裝備落后,卻個個精神抖擻,作戰勇猛,軍紀嚴明,官兵友愛平等,一點兒也不像國民黨宣傳的土匪草寇烏合之眾。一打聽,原來是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是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保留下來的部隊和湘南農軍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等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合建而成的,其中不乏原國民革命軍第4軍的士兵。1926年8月,北伐軍主力之一國民革命軍第4軍在攻打汀泗橋和賀勝橋的戰役中,大破吳佩孚的主力,葉挺獨立團榮獲“鐵軍”稱號,威震華夏。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那個高個子的一番慷慨演說如春雨,似閃電,使閻捷三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他決定參加紅軍,為普天下受苦受難的勞苦大眾奮斗終生。后來才知道,講話的那個人就是傳說中的“匪首”毛澤東。聽完毛澤東的講話,閻捷三和河南張及15旅的大部分士兵都參加了紅軍,自參加紅軍的第一天起,“毛澤東”這個名字就深深地銘刻在閻捷三心中。

當天晚上,15旅新參加紅軍的戰士都分配了。一個紅軍干部問:“誰是班長?”有個戰士指著閻捷三說:“他是?!彼敃r已迷迷糊糊入睡了。有人把他叫起來問:“你是班長?”閻捷三說:“我不是班長?!焙脦讉€士兵都說他是。因為不了解紅軍隊伍的條令,所以閻捷三說:“我不當班長,想從普通士兵做起?!奔t軍干部說:“原先是班長的,還可以繼續當班長?!?/p>

由福田到吉安要過贛江,不愿當紅軍的那些士兵坐船過江,沒想到贛江對岸已被國民黨軍隊用機關槍封鎖了,多數都折返回來。國民黨的部隊因何不收編被紅軍俘虜過的士兵?后來閻捷三才明白,因為紅軍的宣傳工作搞得很好,他們怕放回去的俘虜搞所謂的“赤化”宣傳,所以不讓回去。

有的俘虜已經來來往往兩三次了,每次都是吃飽喝足拿3塊錢再走。這回被機關槍一打,徹底不走了。他們還說,紅軍對咱就是好,說不搜身就不搜,你有錢一分也不動。在國民黨軍中毆打士兵,欺侮老百姓,那是太平常的事了。閻捷三也勸他們說:“別走了!就在這兒干吧!北方人不少嘛,我從河北涿州一路走到武漢,還不知道苦不苦?”其他士兵也幫著勸說,結果許多人都參加了紅軍。(責任編輯:韓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