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紅都歲月------立三路線 ???釀造苦果 ?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4-11-10 19:42作者:徐軍利 ???張義民來源:晉城黨史網 1930年3月初,中共中央在上海召開了常委會議,提出當前黨的總政治路線是變軍閥戰爭為國內階級戰爭,以推翻國民黨的統治,建立蘇維埃政權。并提出集中力量積極進攻,爭取一省或幾省的首先勝利,在戰略戰術上必須向交通要道和中心城市發展。當時,周恩來已去莫斯科向共產國際匯報工作,總書記向忠發形同虛設,中共中央的大權實質上落在了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中宣部部長李立三的手中。 4月初,毛澤東用特制藥水給中央寫了匯報信。信中說,紅4軍正在閩粵贛邊區開展游擊戰爭,建立地方政權,分配土地,鞏固根據地的建設。李立三不以為然,隨即起草了一封中央給紅4軍前委的信,指出:“猛烈地擴大紅軍與堅決地向中心城市發展,是紅軍當前最主要的任務?!薄澳銈兿虼笥?、信豐進展,與全國革命形勢和黨的總任務是相背而馳的?!?/p> 6月中旬,中央特派員涂振農到長汀傳達了中央會議精神,宣讀了中央決定,將紅4軍、紅12軍等整編為紅軍第一路軍,并命令第一路軍迅速奪取南昌、九江,與彭德懷指揮的紅三軍團會師武漢,飲馬長江。在速戰速勝的口號下,閻捷三所在的紅4軍轉戰湖南、湖北、江西,參加了攻打文家市、長沙市和吉安市的戰斗,但僅打下了文家市,略有收獲。吉安市攻打了一次,未獲成功。長沙市攻打兩次均未攻克,消耗很大,最后不得不撤出戰斗。 中央命令紅4軍配合三軍團攻打南昌、九江。6月下旬,紅4軍4個師在長汀會合休整,改編為紅一軍團。原紅4軍軍長朱德擔任一軍團司令,毛澤東任黨代表,黃公略任紅3軍軍長,林彪任紅4軍軍長,羅炳輝任紅12軍軍長。過去的縱隊、大隊、支隊也分別改稱軍、師、團。一個軍團下轄好幾個軍。6月底,朱、毛率領紅一軍團離開福建長汀,趕赴南昌。步行十幾天后,到達湖南和江西搭界的萬寨,隨后到達興國。7月下旬,紅一軍團攻占了贛江東岸鐵路線上的樟樹鎮,離南昌只有百里之遙。7月底,進至南昌對岸的牛行車站。 紅一軍團在牛行車站駐扎下來,休息了一天。第二天,全體干部集合,聽朱總司令為紅4軍連以上干部作報告。閻捷三當時在紅4軍29團任排長,也有幸聆聽了朱總司令的講話。時值八一南昌起義3周年,朱總司令在報告中簡要講述了南昌的歷史典故和南昌起義的情況,隨后帶他們到牛行火車站附近的一個山包上看地形,實地講解了地形利用與戰術運用。朱總司令最后說,大家仔細觀察一下地形,提出攻城方案,具體攻城時間和方案待下一次看地形后再定。結果第二天,即8月1日,突然下令不打南昌,改攻長沙。原來,據偵察得知,南昌城及附近守敵數倍于我。而朱總司令前番所作的報告實際是在暗示他們不宜強攻南昌,看完地形后,他們還互相指指點點,籌劃攻城方案呢。常言道:“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敝炜偹玖钌斫洶賾?,功勛卓著,用兵不拘一格,不愧為“紅軍之父”。此番在南昌虛晃一槍,更使閻捷三明白:作為一個高級指揮員,不能惟命是從,要根據戰場上敵我雙方的變化靈活機動地調整戰略戰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p> 當時,紅一軍團在朱德和毛澤東的率領下,放棄了上級原定的攻打南昌的計劃,準備攻打長沙。部隊冒著酷暑,向長沙挺進。從福建走到南昌,又從南昌走到長沙,徒步好幾個省,一路上經過的都是小縣城,未遭遇國民黨的主力。偶遇小股敵人,先頭部隊沖殺一陣就過去了,沒打什么大仗,主要是靠兩條腿行軍。 這次行軍路上,部隊還貫徹學習了古田會議決議,同時杜絕了賭錢、私吞公物等舊軍隊的惡習。早在1929年12月底,中國共產黨紅4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就在福建省上杭縣古田村召開,史稱古田會議。大會由陳毅主持,毛澤東、朱德分別作了政治和軍事報告。大會討論了中央的來信和毛澤東起草的決議草案,總結了紅4軍黨的“七大”以來的經驗教訓,統一了認識,改選了前委,一致通過了多種決議案,強調紅軍必須服從黨的領導,樹立無產階級思想,糾正單純軍事觀點、極端民主化、絕對平均主義、主觀主義、個人主義、流寇思想等錯誤觀念。這個決議是紅軍建設時期的綱領。行軍途中,部隊通過在黨內、軍內深入貫徹古田會議決議,廣泛開展教育,不僅加強了部隊黨組織的建設,確立了黨在軍隊中的絕對領導地位,而且使大家明確認識到:紅軍決不是單純地打仗的,除了打仗消滅敵人的軍事力量之外,還要負擔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幫助群眾,建立黨的組織,建立革命政權等重大任務。一句話,紅軍是執行軍事和政治雙重任務的武裝集團。而閻捷三通過親身體驗,初步認識到朱、毛率領的紅4軍的特點,簡而言之,就是支部建在基層,充分發揚民主,作戰靈活機動。 這里附錄一首當年在中央蘇區的紅軍戰士們中傳唱的《紀律歌》,籍此說明紅軍與國民黨軍的截然不同:紅軍紀律要嚴明,行動聽指揮,切莫胡亂行。打土豪,要歸公,買賣要公平。對人要和氣,開口莫罵人。借物要歸還,洗澡避女人。軍民之間,相親相愛,勝似一家人。 8月上旬,紅一軍團從截獲敵人的報紙上得知:紅三軍團曾于7月底乘虛攻占了長沙城,但在以何鍵為首的國民黨主力部隊的圍攻下,不得不主動退出,轉移到平江、長壽街地區。眼下,敵人正分幾路追殺紅三軍團。朱、毛立即率領紅一軍團各軍分別經宜豐、上高等地向贛湘邊界前進,準備支援紅三軍團。幾天后,先頭部隊與紅三軍團接上頭,并得知何鍵追擊部隊戴斗垣所率第3縱隊4個團已冒進至文家市、孫家渡一線,且與另外兩個縱隊完全脫離。毛澤東寫信給彭德懷,要紅三軍團南下到文家市一帶,準備圍殲戴斗垣。8 月中旬的一天傍晚,前哨偵察到文家市戴斗垣的第3縱隊正向紅一軍團運動,敵人已大搖大擺進入紅一軍團預定作戰地點,再等彭德懷南下已來不及,毛澤東口述了進攻文家市的命令,讓紅一軍團3個軍兵分三路,迅速向敵人隱蔽包抄,準備向敵發起進攻。敵人正在反擊紅三軍團,根本沒有料到紅一軍團會出現,連營地都未構筑工事。兩天后,紅一軍團3個軍在當地赤衛隊和蕭克新組建的紅3縱隊的配合下,乘拂曉敵人不備,向戴斗垣的部隊發起突然襲擊。敵軍絲毫沒有防備,驚慌失措,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盡管部分頑敵拼死用沖鋒槍向紅軍掃射,終被沖垮。閻捷三所在的29團在途中遇到一小股敵人,一陣沖鋒就收拾了對方,爾后急速攻擊。蕭克帶領的紅3縱隊是新組建的,沒有多少槍,大多數戰士手里拿著馬刀,肩上扛著梭鏢。敵人一垮,蕭克指揮部隊揮舞著馬刀梭標沖進敵群,大砍大殺,非常勇敢,繳獲了許多武器,他們扔掉了馬刀梭鏢,扛上了槍,又說又笑,非常高興。這一仗前前后后僅用了三個多小時,就殲滅了敵軍3個團1個營,外加1個機槍連,共斃傷敵千余人,俘虜1000多人,繳獲長短槍1500余支、機槍幾十挺。敵縱隊司令戴斗垣也被29團擊斃。當晚,29團進駐文家市,在那兒,閻捷三由29團5連的排長,被提升為副連長。部隊隨即分散展開,一方面作群眾工作,一方面監視敵軍動向,防止敵軍反撲。 當天下午,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在紅一軍團指揮部傳開了:紅三軍團與一軍團相距只有幾十里了。當晚,全軍將士奉命到瀏陽縣和永和市與三軍團會合。 8月下旬,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在瀏陽縣東北的永和市勝利會師。隨后,兩個軍團前委舉行聯席會議,決定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由朱德任總司令,毛澤東任總政治委員,彭德懷任副總司令,滕代遠任副總政治委員,朱云卿任參謀長。下轄第一、第三軍團。第一軍團總指揮部由方面軍總部兼理,朱德兼任總指揮,毛澤東兼任政治委員,下轄5個軍;第三軍團由彭德懷兼任總指揮,滕代遠兼任政治委員,下轄3個軍。此時,遠在上海的李立三和向忠發又通過地下交通線要求紅一方面軍再攻長沙。毛澤東和朱德只好共同簽發進攻長沙的命令。紅一方面軍兵分三路,向長沙進軍。途中,29團遭到了敵機的狂轟濫炸。8月底,到達長沙外圍。紅一軍團擔任主攻手,紅4軍駐在長沙城外的猴子嶺。天氣非常炎熱,29團的戰士們分散隱蔽在樹下,等待命令。松樹上毛蟲很多,地上也爬了不少,一腳踩下去就能踩死七、八條毛蟲。敵機不時來轟炸,送飯的炊事員告訴閻捷三,飛機飛得很低,他能清楚地看見駕駛員,駕駛員大概也能看到他切菜。紅軍原計劃在長沙城外消滅敵人,但何鍵吸取了長沙7月底被攻占的教訓,紅軍一進攻,敵人立即龜縮到長沙城里。紅一軍團進抵長沙城下,準備強攻。敵人在長沙城外修筑了許多碉堡,挖了又寬又深的壕溝,還密密麻麻拉了好幾道鐵絲網,守軍有10萬人之多,紅一軍團攻打長沙只有3萬人。 29團擔任東面主攻。一天夜里,閻捷三帶領戰士們匍匐到壕溝跟前,先剪斷鐵絲網,然后悄沒聲響地涉水趟過又寬又深的壕溝,上岸后剪斷第二道鐵絲網,迅速鉆到敵人的鹿砦跟前。然而,一到那兒,就再也無法前進了。敵人的鹿砦修筑得十分堅固,沒有得力的工具,徒手根本扒不開。敵軍發現紅軍戰士后,在碉堡里拼命向紅軍掃射,火力封鎖得非常嚴密。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傷亡,閻捷三和戰士們只得蹲在鹿砦前,等待后續部隊支援。結果蹲了一夜,后續部隊還沒有上來,只好在天快亮時撤下來,撤到長沙東面休息。次日,紅一方面軍冒雨向守敵發起全面進攻,激戰三個多小時,攻城部隊只攻破了敵人第一道防線。其中,紅3軍第1縱隊先鋒連許多戰士還被敵人的電網觸死。 隔了一日,29團又強攻了一次,準備的鉗子和炸藥還是不管用。敵軍掃射得更加猛烈,幾挺機槍躲在死角專打拿炸藥包的戰士。沒有重武器,前線的人員和彈藥又得不到補充,部隊傷亡很大,反復沖鋒,還是無法攻進去,只得又撤下來。過了幾天,有人出主意:另換一個攻擊點,用火牛陣沖開敵人的鐵絲網。買牛、扎尾,準備了一個禮拜,又說不打了。最后只好把牛殺掉吃肉。圍攻長沙十多天后,部隊傷亡很大,仍然毫無進展。之后,紅一方面軍傾全力再次乘夜向長沙外圍陣地發起猛烈攻擊,激戰至次日拂曉,仍未能突破敵軍陣地。當天上午,據偵察得知,敵援軍3個師已進至湘潭、株洲一線,上級終于下達了撤退命令。29團退下來后,駐扎在長沙附近的一座山上,紅4軍軍長林彪上山來,命令29團掩護大部隊撤退,敵人先派飛機轟炸,后派少數人馬出城追擊。29團阻擊了一陣也慢慢撤下來。這次戰斗從8月底至9月中旬,歷時近半個月,部隊損失不小,每個連都傷亡幾十人,但繳獲甚少,人員也沒有補充。撤退時大家都認為這樣死打硬拼毫無意義,說我們紅軍還從沒打過這種消耗仗。轉移途中部隊怨言較多,指導員作了一些思想工作,認真分析了攻不下長沙的原因,這樣戰士們也就不再說什么了。部隊行軍到江西贛江邊的路口、阜田、土街、清江地區。29團到了贛西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吉安。打聽到吉安守軍僅有敵13師,朱、毛命令消滅這個師,補充自己。 10月初的一天夜晚,紅4軍搶先向吉安守軍發起攻擊,結果未打下來。第二天晚上,紅一軍團準備集中3個軍再次圍攻吉安。當時,閻捷三所在的連負責攻打騾子山,騾子山在江邊,進攻是當晚發起的。他帶領戰士們摸上山去居然沒有遭遇抵抗。敵人到哪兒去了?沒弄清敵情之前,不敢冒然行動,他派人四處偵察,仍未發現敵情。于是就帶領一個排,沖到山下。這時,天快亮了,發現敵人早已乘船逃跑。原來敵人怕遭全殲,在紅軍總攻之前棄城沿贛江逃走。此役雖未經激烈戰斗,卻得到了一些物資和彈藥。以前紅軍曾兩次攻打吉安,都未攻克,這次解放了吉安市,江西南邊的根據地就連成了一片。之后,紅一方面軍總前委和贛西南特委在吉安召開了慶祝大會,宣布成立江西省蘇維埃政府,毛澤東、朱德、曾山等50多人被選為執行委員,曾山當選江西省蘇維埃政府主席。29團在吉安駐扎下來,作群眾工作,建立地方政府,報名參加紅軍的人很多,有幾千人。經過登記審查后,部隊又抓緊組織新兵進行訓練。擴軍后,上級領導看到閻捷三訓練部隊有經驗,便調他任新兵連連長。閻捷三帶隊在吉安市北的一個農村呆了兩個多月,系統訓練了幾批新兵。 10月中旬,毛澤東與朱德率領紅一軍團進抵峽江,并在峽江召開了中共紅一方面軍總前委全體會議,對時局進行了估計,并討論了行動問題、土地問題。在討論紅一方面軍的行動方向時,毛澤東指出:不能繼續攻打大城市,而應當東渡贛江到革命根據地內關門打狗。會后,毛澤東在與閻捷三所在部隊戰士閑談時,雖然沒有明確說要糾正李立三的極左路線,但他卻講了許多道理,用事實講解了極左路線的危害。他說,攻打大城市是盲動的,不是實事求是的,總想到大城市逛逛,現在不具備條件,將來可以。他還說,在湘敵強贛敵弱的情況下,紅軍應當避實就虛,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打運動戰,在贛江東岸的閩、浙、贛邊界遼闊的根據地內發動群眾參加戰爭,在戰爭中壯大自己。聽了毛澤東的講話,閻捷三茅塞頓開,明白了這大半年來轉戰湖南、湖北、江西諸省,參加了攻打文家、長沙及吉安三市的戰斗,除在文家市有所收獲外,其它戰役大都事倍功半的根本原因。左傾冒險、盲動出擊,完全是一廂情愿,它葬送了多少紅軍戰士的生命?斷送了多少殲敵的大好時機? 部隊渡過贛江,在贛江以東、南昌對面一線擺開。閻捷三加緊新兵訓練,此外,一方面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打土豪分田地,把浮財分給老百姓,組織地方政府、婦救會、充實地方武裝,教育群眾怎樣對敵斗爭;另一方面嚴密監視敵人動向,為第一次反“圍剿”做準備工作。 10月下旬,敵人開始部署兵力,調集10萬大軍進攻蘇區,開始第一次“圍剿”,毛澤東與朱德率領紅一方面軍后撤,準備誘敵深入根據地,待其疲憊不堪后消滅敵軍。 濃烈的戰爭氣氛籠罩在贛南根據地的上空。(責任編輯:韓玉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