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晉城黨組織的建立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7-07-09 23:22來源:晉城黨史網 一、馬克思主義在晉城的傳播 馬克思主義在晉城的傳播,是時代發展的趨勢,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首先,經過五四運動洗禮的一批思想激進的青年知識分子,經過反帝反封建斗爭的錘煉,對現實社會的黑暗和落后日益不滿,強烈地追求新思想,尋求改造社會的道路。北方鄰國傳來的隆隆炮聲更使他們深受啟示。俄國工人農民在列寧領導下,取得十月革命勝利,建立了工農當家作主的新國家,把社會主義學說變成了活生生的現實,給他們指明了未來的道路。其次,晉城的廣大農民和工人,為掙脫身上的鎖鏈,在近代發動了多次起義,但都以失敗告終,迫切需要有進步的思想來指導他們的行動,這就是指導二十世紀世界革命潮流的馬克思主義。再次是具備了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陣地和條件。五四運動后,進步的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由于探索改造社會的需要,紛紛組織社團、出版刊物。五四運動前只有《新青年》等少數幾種,五四運動后,新期刊、新思想、新思潮驟然增至400多種,它們在不同程度上介紹俄國情況和宣傳社會主義。此時,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也陸續翻譯出版,如《共產黨宣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等。與此同時,一些學習和研究馬克思學說的團體紛紛建立。如晉城在外地上學的熱血青年常文郁、趙樹理、王春、時逸之、常子善等在寒假返鄉期間,在東常村成立了“晉山研究社”和“農民講習所”等團體,學習、研究、宣傳新文化、新思想,發動晉城縣南部的有志知識青年參加,一起座談討論中國的現狀和未來。隨著十月革命勝利,使他們逐漸明確,中國必須以俄為師,走十月革命道路。他們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宣傳馬克思主義,使他們由無政府主義者逐漸向共產主義者轉變。 五四運動后,獲澤中學掀起新文化運動高潮。獲澤中學的青年學生們,經過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斗爭的鍛煉,思想非?;钴S,強烈地追求新文化、新思潮。提倡民主,反對封建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他們勇敢地舉起“打倒孔家店”的旗幟,抨擊孔孟之道,并提出“要把獲澤中學從孔孟傳統教育思想束縛下解放出來”的口號,要求學校增設數學、體育等新課程。進步教師郝春泰在這次斗爭中沖鋒在前,勇敢地摒棄陳腐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方法的新探索。在語文教學中擺脫受八股禁錮的框框,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讓學生自擬題目寫白話文章。十五班學生郭實甫寫的《失業的煤礦工人》一文,入情入理,很受郝的贊賞,并把這篇文章貼在堂上。學校的一位英語教員自告奮勇兼任體育課,教學生們學習打網球、打籃球,參加各種體育運動。他還倡導學生加強身體鍛煉,摘掉“東亞病夫”的帽子,擔負起改造中國和社會的重任。此時,學校藏書中增加了許多五四以來的新圖書和外國翻譯小說,也有的是由一些社會團體郵寄到獲澤中學的。同時,由一些進步知識分子、小學教師開辦的書店,經銷各種進步書刊,城內的三宜書店、太和堂書店也公開出售《中學生》、《小說月報》、《獨秀文選》、《吶喊》、《狂人日記》等進步書刊,成為獲澤中學、崇實中學學生們的搶手書,使晉城青年知識分子大開眼界,思想更加活躍,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十月革命成為青年知識分子經常談論的話題。這些刊物在晉城傳播了新文化、新思想,發揮了社會主義啟蒙教育的作用。 馬克思主義在晉城傳播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受晉城在北京、太原等地上學的青年學生影響極大。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從此,中國革命有了無產階級先鋒隊的正確領導。此時,晉城一批熱血青年學生考入北京、太原等地的學校上學。在校期間,他們參加了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團體,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使他們開始了從民族主義者向共產主義者轉變的過程。其中突出的代表是周玉麟、陳立志、成乃身和張繩祖。他們在1923年和1924年間先后加入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青年團。他們是晉城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種的播種者,是晉城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先驅,是溝通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聯系的橋梁。每年返鄉期間都在晉城宣傳馬克思主義,宣傳俄國十月革命和科學社會主義,并把獲澤中學作為他們在晉城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主要陣地。他們將《新青年》、《向導》、《中國青年》、《中國工人》、《政治周刊》等進步書刊帶回晉城,在獲澤中學學生中廣泛傳閱,后又在崇實中學和煤礦工人、錘金工人中傳閱。這些晉城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為在晉城傳播新思想、新文化和進行共產主義啟蒙教育起到重大的作用。 在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運動中,晉城形成了一批初具馬克思主義思想的骨干隊伍。他們在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同時,深入到獲澤中學、崇實中學進行宣傳和組織工作。在這批骨干隊伍的支持和幫助下,于1924年底成立了晉城學生聯合會。學聯成立后,首先領導和發動了驅逐獲澤中學頑固校長祁魯齋的學潮。學生會清查了學校的帳目,查出校長貪污辦學經費的事實,派代表到縣府告狀,堅決要求撤換中飽私囊的校長。在學生們義正詞嚴的強烈要求下,縣府不得不作出撤換校長的決定。此時,獲澤中學實際上已成為晉城宣傳馬克思主義和開展反帝反封建斗爭的中心。 晉城早期馬克思主義者盡管理論水平一時還不高,還沒有擺脫非馬克思主義的影響,但在宣傳馬克思主義,擴大馬克思主義在晉城的影響,促進馬克思主義與學生運動、工農運動相結合方面,起到了先鋒和橋梁的作用。馬克思主義在晉城的傳播,為晉城地方黨組織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準備。 二、學生運動的興起與國民革命運動的高漲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加快了國共合作的步伐。1924年國共合作實現。此時,在中國大地上出現一股向著帝國主義和軍閥勢力猛烈沖擊的革命洪流,從南到北,波及晉城。1925年,晉城學生聯合會發動縣城各中學和各鄉高小,在全縣范圍內掀起了反貪官、反苛捐雜稅斗爭的熱潮。這次學生運動,團結了廣大青年學生,使晉城學生運動從此進入了有組織、有領導的發展階段。其特點是把學潮由學校里擴大到社會上,從關心切身利益的事發展到關心國家的大事,在晉城社會政治生活中日益顯示出巨大的影響。 晉城獲澤中學是在1919年創辦的一所官辦中學,是由晉城、陽城、高平、陵川、沁水五縣縣政府籌資興辦的。五四運動后,馬列主義在當地的傳播,晉城學生聯合會的建立,都是以該校為中心,學生會的領導人都是這個學校的學生。學聯成立后,驅逐獲澤中學頑固校長斗爭的勝利,更加鼓舞了學生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信心。 五四運動并未從根本上改變晉城的現狀。在封建軍閥政府的反動統治下,晉城人民的生活依舊苦不堪言。晉城當局政治腐敗,貪贓枉法,縱容土豪劣紳欺壓百姓。晉城劣紳姚繼虞與縣府相勾結,包攬訟訴,貪贓枉法,欺壓百姓,制造了不少冤獄,引起百姓的極度不滿。1925年春夏之交,在晉城學生聯合會的領導和組織下,獲澤中學的學生與劣紳姚繼虞展開斗爭。他們將姚制造冤獄的罪行以傳單形式公布于眾,并將冤案編成話劇,在城內和鄉村演出,充分揭露了官府的腐敗與黑暗。這次斗爭把姚繼虞斗得威風掃地,從此一蹶不振。 南村學生聯合會為斗倒劣紳馬某,他們把馬的罪行寫成傳單到處張貼,揭露其獨霸鐵業會,胡攤亂派,從中貪污的事實,學生們集體到縣府請愿,要求查辦??h知事迫于眾怒,查辦了這個劣紳,從他手中終于奪回了鐵業會的領導權。學生們的革命斗爭狠狠地打擊了封建地主的囂張氣焰。 晉城早期學生聯合會組織領導的學生運動,充分顯示出青年學生是社會最敏感的部分,他們一度在反帝反封建斗爭中發揮了先鋒和橋梁的作用。通過獲澤中學和南村、犁川等高小學生反帝反封建斗爭的實踐,也充分說明學生運動只有和民眾緊密結合,“往民間去”,為勞工服務,才能取得勝利。 1925年全國暴發的五卅運動把晉城的國民革命運動推向高潮。1925年5月15日,上海內外棉七廠工人顧正紅(共產黨員)被日本資本家槍殺。5月28日,中共中央決定30日在租界內舉行大規模的反帝示威活動。5月30日,上海工人和學生舉行街頭宣傳和示威游行,租界的英國巡捕在南京路上突然開槍,打死13人,傷者不計其數,造成了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此后幾天,在上海和其它地方又連續發生英、日等國軍警槍殺中國人的事件。特別是在6月23日,英法帝國主義又在廣州制造了沙基慘案。這些事件,激起全國人民的極大憤怒,形成工人罷工、學生罷課、商人罷市,反對英日帝國主義暴行的五卅運動。 山西黨團組織負責人同山西國民黨主要負責人、太原工商學各界代表取得聯系,決定采取一致行動,援助滬案。組成太原市民后援會(后改為山西雪恥會),作為反帝運動統一領導機關。6月10日組織了3萬余人集會,進行反帝大游行。為了推動全省各地的反帝愛國運動,還先后派出人員到晉城,支持和發動群眾聲援五卅反帝運動。 五卅運動的消息傳到晉城時,晉城各界群情激憤,對帝國主義的野蠻暴行極為憤慨,決心以實際行動支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爭。獲澤中學學生聯合會負責人時逸之、孔祥禎聯絡晉城各界,成立了滬案后援會,要求各學校、工廠、商店立刻進行罷課、罷工、罷市。獲澤中學及各高小首先一律罷課,在街頭組織集會游行,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打倒英帝國主義”等口號,沿途散發傳單。各學校還組織講演團,向廣大市民介紹五卅慘案發生的經過,控訴英、日帝國主義槍殺中國工人、學生的野蠻暴行。青年學生的斗爭精神,推動了各界群眾起來聯合斗爭。一些工廠、商店、市民也參加這一斗爭行列,舉行罷工、罷市斗爭。學聯還查封了亨德利、光華興兩商店的日貨,向群眾宣傳,號召大家“均不購用日貨”。滬案后援會還動員晉城各界以實際行動支援上海人民的反帝運動,向上海工人捐款900余元(銀元),派專人送往太原滬案后援會。 晉城人民聲援上海的五卅反帝運動,是繼五四運動之后又一大規模的民族革命運動。在這次運動中,青年學生以極大的愛國熱情,站在斗爭最前線,奔走呼號,做了大量的宣傳教育工作和抵制日貨工作,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了廣大市民和商人,在學生們的動員下,為上海工人階級募集了一大筆捐款。五卅運動后,反封建、反貪官污吏、反苛捐雜稅逐步成為晉城學生聯合會的主要斗爭目標。這次學生運動持續了三個月之久,促進了晉城黨組織的建立。 三、晉城黨組織的建立及迅速發展 五卅運動后,晉城城鄉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工農革命運動高潮。晉城學生聯合會發動的學生運動,逐步由反帝轉變為反封建運動,并由城鎮向農村發展。學生們組織宣傳隊、講演隊到農村演戲、講演,以各種形式控訴封建制度的黑暗和官府的腐敗,動員廣大貧苦農民進行反貪官、反苛捐雜稅斗爭。他們在村鎮游行示威,搗毀稅卡,雖多次遭到晉城當局的鎮壓,但也不斷打擊了封建軍閥政權的統治,不斷提高了廣大農民的政治覺悟。當然早期的學生運動也存在著一些弱點,這就是沒有明確遠大的目標,帶有一定的盲目性。這卻進一步使晉城學生聯合會的骨干在斗爭的實踐中認識到了建立晉城黨組織的必然性和迫切性。 其次,從五四運動后開始發展的晉城近代工、礦業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階級剝削和壓迫日趨嚴重,工人和資本家的矛盾日漸突出。官僚資本家為攫取更大的利潤,隨意延長工人勞動時間,增加勞動強度,以各種方法變相克扣工人工資。工礦工人為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爭取實行“八小時工作制”(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通過),開始零星自發的舉行罷工斗爭,但由于沒有統一的組織,沒有明確的目標,只顧眼前利益,這些斗爭都失敗了。斗爭的形勢表明晉城工人運動迫切需要階級先鋒隊的領導。 晉城黨組織的建立和發展,正是在上述條件下實現的。另外,中國共產黨一大、二大、三大、四大的相繼召開,提出了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確定了革命統一戰線的策略,強調了無產階級在中國民族革命中的領導地位和工農聯盟的重要性,加強了黨對日益高漲的革命運動的領導,以準備迎接大革命高潮的到來。再加上山西黨組織的建立,這些因素都對晉城地方黨組織的建立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1925年冬,在國民革命不斷發展,工農革命運動日益高漲的形勢下,中共太原地方執行委員會多次指示黨、團員在寒假、暑假期間返回原籍,發展黨員,建立組織。晉城在太原、北京等外地上學的周玉麟、陳立志、成乃身、張繩祖等一批熱血青年,陸續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們趁寒假返鄉之機,匯集在獲澤中學,秘密醞釀、籌劃在晉城建立共產黨組織,并決定立即在進步青年中發展黨員。 周玉麟,字麒書,1906年出生于澤州縣巴公鎮的一個商賈之家。1923年,他在晉城第一高小畢業后考入太原省立第一中學讀書,不久參加了進步學生組織“青年學會”,與進步同學彭真、王瀛、賀昌交往甚密,經常在一起研究馬克思主義學說和社會主義理論,確立了共產主義信仰,由激進的民主主義者轉變為共產主義者,1924年初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轉為中共黨員。閻錫山為了擴充軍備,制定了在全省農村征收房稅的政策,引起各階層極度不滿。1925年5月,太原黨團組織領導并發動了反對政府強征房稅的群眾運動。山西省學生聯合會組織太原大中學校學生,手執上書“廢除惡稅”、“為民請命”黑體大字的小旗,喊著“反對房稅”、“反對貪官”等口號,到省議會、省公署門前請愿,并撞開督軍府大門,沖入督軍府院內。周玉麟率領學生包圍了征收房稅的具體策劃者賈景德(省公署秘書長),楊兆泰(財政廳長)、徐一清(省銀行總經理)的公館,沖入室內將擺設器具砸得粉碎。閻錫山迫于國民軍對山西的包圍,加上學生斗爭的強大威力,不得不答應立即取消房產稅,并將辦理房稅最賣力的朔縣和武鄉兩縣知事撤職。反房稅斗爭取得勝利。事后,周玉麟被稱為“小個子恐怖分子”,受到警方嚴密監視。同年7月,山西黨組織派周玉麟、梁其昌去中共北京區委黨校學習。為加強黨在山西的領導力量,10月,中共北京區委又派在北京區委黨校學習的周玉麟、崔鋤人到山西組建了中共太原特別支部。12月,北京區委決定成立中共太原地方執行委員會(簡稱太原地委)。崔鋤人、王鴻鈞、周玉麟為委員。崔鋤人任書記,王鴻鈞任組織部長,周玉麟任宣傳部長。周玉麟經常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和工人交朋友,向工人朋友揭露資本家對工人是如何殘酷剝削的,并通過階級分析提高工人的覺悟。在太原省立一中時,他經常到太原、榆次、新絳等地的工廠、學?;顒?,有時滿身油污。1925年底,周玉麟受中共太原地執委派遣,返回晉東南建黨。于是他又深入到晉城大德針廠、錘金工廠和煤礦同工人吃住在一起,做工人的知心朋友。他結交了工人積極分子靳澄、田運財,鼓勵他們團結起來組織工會,同資本家作斗爭,維護自己的權益。同時,他多次召集獲澤中學進步學生孫思孝、時逸之、陳榮先、張茂甫、王福裕等進行座談,研究探討馬克思主義、蘇聯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的主張,并給他們帶回《共產黨宣言》、《新青年》、《向導》等革命書刊,使他們逐步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些人是晉城的早期黨員,后來都為晉城黨組織的建立、發展和中國革命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這時的獲澤中學已成為晉城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第一個據點和開展革命運動的中心。1926年9月,在北伐戰爭取得節節勝利的形勢下,晉城國民運動高漲。此時,周玉麟回晉東南視察工作。所到之外,他都利用群眾集會之機,以淺顯易懂的道理和慷慨激昂的言詞,控訴軍閥政權的黑暗統治,號召城鄉人民支援北伐革命,打倒帝國主義列強,打倒封建軍閥。并秘密在晉城獲澤中學、長治省立四師、長治省立四中發展了一大批共產黨員。他1926年在太原省立一中畢業后,考入山西大學,又因革命的需要,離校專門從事革命工作。他是馬克思主義在晉城傳播的啟蒙者和先驅者,是晉城乃至晉東南地區黨組織的主要創始人和政治活動家。 陳立志,字超然,1904年出生于澤州縣山耳東村的一個富商之家,是晉城黨組織的主要創建者和政治活動家。他1923年在晉城第一高小畢業后與周玉麟一起考入太原省立第一中學,1924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轉為中共黨員。在反房稅運動中他帶領學生撞開督軍府大門,沖進省府院內,與同學們一道砸毀為閻錫山籌集軍費、增加房稅的賈景德、楊兆泰、徐一清的公館。賈、楊、徐三人齊向閻錫山求救,閻說:“我的衙門都被打了,你們算什么?!蔽遑\動中,陳立志聯絡晉城在太原讀書的學生,成立了澤州留并學生會,組織講演隊,上街向群眾宣傳反帝愛國主張。還上街募捐,支持上海工人的罷工斗爭。1926年,為了迎接山西工農革命運動的高潮,太原地執委任命陳立志為晉東南特派員,到晉東南地區開展建黨工作。他在家鄉晉城走鄉串戶宣傳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共產黨的主張,在澤州縣北連氏村組織貧苦農民,成立農民協會。在伏堂溝村,他利用社戲之機,登上戲臺,向群眾講演,大講共產黨的主張,向群眾散發傳單,號召農民起來革命,打倒帝國主義列強,推翻封建軍閥的統治。晉城縣當局派警察捉拿陳立志,他在群眾的掩護下安全脫險。通過他的宣傳和發動,在晉城發展了一批共產黨員,培養了一批黨的領導干部,并創建了晉城市第一個黨小組,第一個黨支部和中共晉城地方執行委員會。陳立志在創建和發展中共晉城地方組織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 張繩祖,晉城城內東門里人,1922年考入北京大學,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中共北京區委工作。1926年他回家休假期間,在晉城傳播馬克思主義,發展共產黨員,并介紹縫紉工人翟玉山等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八?一二”反革命政變中他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殺害于天津。 晉城的首批共產黨員多為在外讀書的返鄉學生所發展。1925年11月,陳立志在巴公村發展晉城獲澤中學學生孔祥禎(祥魯)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在晉城本土上發展的第一個共產黨員。其它新黨員還有孫思孝(孫新)、時逸之(庚昌)、陳榮先(學文)、王福裕(綽然)、靳澄、田運財、翟玉山等20多人,同時在南馬匠翻砂爐發展了一批翻砂工人加入黨組織。此時,晉城的共產黨員數量明顯增加。 1926年4月,陳立志根據太原地方執行委員會關于“發展組織,壯大力量”的指示,在晉城獲澤中學建立了晉城市第一個黨小組——獲澤中學小組,組長由陳立志擔任,成員有時逸之、陳榮先、王福裕、周紹武、周朝信、董天智、郭成熙、周福鎬、郭本善、郭本初、郭景勝、郭純喜、陳克紹、張世琨、常琨玉等40多人,屬中共太原地方執行委員會領導。 接著陳立志又陸續建立了4個黨小組。在當時晉城地區最具規模的大德造針廠建立中共大德針廠小組,有黨員20多人,負責人靳澄、田運財。中共高都垂棘小學小組,為北城片,包括高都、巴公等地,有黨員20多人,組長孫思孝。中共南馬匠小組,為城南片,包括犁川、冶底、白羊泉河、東溝等地,組長王耿光,黨員有郭玉甫、郭玉田、王耀先、王炳光等20多人。中共東常村小組,組長常文郁,黨員有司叔光、常新賢、常子善、僧亦儒等20多人。此外,還有零散發展的黨員,分別參加附近黨小組的活動。 在國民革命不斷發展,工農革命運動日益高漲的形勢下,晉城黨組織的誕生是開天辟地的大事件,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從此,晉城人民有了自己堅強的戰斗司令部,晉城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有了可依賴的組織者和領導者。黨組織成立后,晉城革命的面貌從整體上煥然一新。盡管她的力量還很弱小,但終究給災難深重的晉城人民帶來光明和希望,成為晉城人民革命的引路人。 1926年5月,根據太原地方執行委員會的指示,陳立志在獲澤中學小組的基礎上,建立了晉城市第一個黨支部——中共晉城獲澤中學支部,直屬中共太原地方執行委員會領導。支部書記陳立志,組織委員時逸之,宣傳委員孫思孝。下設獲澤中學、大德針廠、垂棘小學、南馬匠和東常村5個黨小組,有黨員130余人。 到1927年初,晉城黨組織的活動日趨活躍,黨員數量明顯增加。為滿足革命形勢急速發展的需要和適應黨員人數不斷增加的新情況,各黨小組陸續改建為黨支部。其中獲澤中學黨支部的書記是時逸之,大德針廠黨支部的負責人是靳澄、田運財,高都垂棘小學黨支部的書記是孫思孝,東常村黨支部的書記是常文郁,南馬匠黨支部的書記是王耿光。1927年1月,經中共北方區委同意,決定成立中共晉城地方執行委員會。在陳立志主持下,晉城、長治黨組織分別派出代表在獲澤中學召開黨員代表會議。會議根據中共四大章程規定,成立了中共晉城地方執行委員會,并選舉產生了地執委領導成員。執行委員3名,候補執行委員2名,地執委書記陳立志,執委委員孫思孝、時逸之,候補執委委員陳榮先、王福裕。并設立組織、宣傳、工人、青年等工作機構。執委組織委員時逸之,宣傳委員孫思孝,工人委員陳榮先,青年委員王福裕。上屬中共北方區委(由北平區委改為北方區委)領導。中共晉城地方執行委員會下設8個黨支部:獲澤中學黨支部,大德針廠黨支部,高都垂棘小學黨支部,南馬匠黨支部,東常村黨支部,以及長治省立四中黨支部,長治省立四師黨支部,屯留臨時黨支部等。 為了加強對山西黨組織的統一領導,1927年2月成立了中共太原特別黨部,作為山西全省黨的統一領導機構,晉城地方執行委員會屬太原特別黨部領導。直到1927年5月19日黨中央才作出建立山西省委的決定,晉城地方執行委員會歸屬中共山西省委領導。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和黨組織的不斷擴大,晉城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在地執委領導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工農革命運動。 四、中共高平特別支部及其外圍組織 1926年12月8日,在山西大學上學的共產黨員袁致和,受中共太原地方執行委員會委派,利用寒假之機,回高平縣進行建黨工作。他在自己的家鄉瓦窯頭村,聯絡進步青年,向他們講解馬克思主義,介紹蘇聯十月革命,宣傳中國共產黨積極開展國共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主張。他向高平群眾宣傳北伐戰爭取得重大勝利的意義,號召高平群眾行動起來,響應國民革命軍的北伐。1927年1月,根據太原地方執行委員會發展黨員的規定,發展小學教師袁鳳鳴和李子修加入黨組織,接著成立中共高平特別支部。由袁致和任書記,成員有袁鳳鳴、李子修,上屬中共太原地方執行委員會領導。 袁致和,又名希安,化名楊致和,1904年出生于高平縣瓦窯頭村。1923年考入長治省立四中,1926年4月由周玉麟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后考入山西大學預科班。1927年3月,袁致和調太原南城區委工作,高平特支由李子修任書記,張森林任組織委員,袁鳳鳴任宣傳委員。5月,中共山西省委成立后,改屬省委領導,此時,高平特支有黨員6人。 1926年底,袁致和回到高平后,一方面積極開展建黨工作,一方面發動群眾開展國民革命運動。為了充分發揮青年學生在國民革命運動中的先鋒模范作用,袁致和聯絡高平在外地上學的進步青年學生,成立了高平留潞學生聯合會,并在縣城瑞云觀召開近百名學生參加的大會,一致推舉袁致和任學生聯合會主席,并決定開展驅陳(貪污縣長陳乃蓉)倒劉(劣紳劉干臣)運動。 為推動高平的國民革命運動,袁致和在發動學生運動的同時,發動農村廣大農民加入國民革命運動。1927年2月,在瓦窯頭村成立了農民協會。袁致和召集袁鳳鳴、袁鳳歧、袁占魁、張聲旺、袁五則、郭文軒等人開會,決定成立高平縣瓦窯頭農民協會,由張聲旺負責農民協會的工作。隨后在本村玉皇廟召開群眾大會,正式宣布瓦窯頭村農民協會成立。農民協會成為高平特支的另一個重要的外圍組織。中共高平特別支部一建立,就立即組織發動群眾,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運動,使高平的革命面貌煥然一新。 中共晉城市委黨史研究室 (責任編輯:崔利民)
文章分類:
《中國共產黨晉城歷史》1925-19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