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晉城黨組織在大革命中的經驗教訓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7-07-09 23:27來源:晉城黨史網 晉城的共產黨組織從1926年4月建立到1927年大革命失敗,歷時一年多。在一年多的時間里,他們在晉城這個歷史舞臺上,導演了一場群眾性的反帝反封建國民革命運動的歷史活劇,掀起了以推翻北洋軍閥政府統治、反對帝國主義的大革命運動,在晉城革命史上寫下了壯麗的篇章。大革命失敗后,黨組織雖然遭受了嚴重的挫折和損失,但其經驗仍是值得認真總結的。
第一,晉城黨組織是在反帝反封建的斗爭中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五四運動后,晉城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國民運動高潮,以在新文化運動中成立的晉城獲澤中學的青年學生為先導,逐步發展成為有工人、農民參加的反帝愛國運動。在實踐斗爭中涌現出的一批思想激進的先進知識分子,他們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并用以指導革命的實踐,逐步成長為共產主義戰士。在1925年5月以后,晉城人民聲援五卅反帝愛國運動的斗爭,為共產黨組織在晉城的誕生奠定了雄厚的群眾基礎。晉城黨組織的成立成為五卅運動的一個直接結果。五卅運動后,一批進步知識分子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積極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從此,晉城開始有了黨的活動。從1926年4月起,在獲澤中學建立晉城地區第一個黨小組、第一個支部的基礎上,根據省委的指示,又成立了中共晉城地方執行委員會。共產黨員也從最初的幾個人,迅速發展到100多人,成為全省五個地方執行委員會之一。
第二,晉城黨組織是開展革命斗爭的戰斗司令部。晉城黨組織一建立,立即投身于國民革命的洪流。按照上級指示實行國共合作,改組國民黨縣黨部。晉城大部分共產黨員跨黨加入國民黨,使縣黨部執委中共產黨員占了絕大多數。共產黨員聯合國民黨左派,深入到學校、工廠、農村宣傳共產黨的主張,發動群眾開展反帝愛國運動;組成了學生會、工會、農民協會,使晉城群眾有組織地開展爭取自由解放的罷工、罷課斗爭和上街游行示威活動;縣黨部在發展國民黨員的同時,發展了一批共產黨員,壯大了黨的隊伍。由于黨組織大刀闊斧地開展工作,使晉城地區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革命高潮,群眾把斗爭的目標指向剝削和壓迫他們的惡霸地主和貪官污吏,狠狠地打擊了封建勢力,沖破了束縛人們的思想枷鎖,使晉城的歷史面貌煥然一新。
第三,晉城黨組織在建立和發展過程中注意自身的建設。黨組織在創建之初,非常注重對積極分子考察,發展的新黨員必須是在群眾斗爭中涌現出來的出類拔萃的分子,絕不濫竽充數。他們認真組織黨員學習黨的章程、路線、政策和各項決議,強調黨的組織紀律,在提高黨員素質方面做了十分重要的工作。因此,共產黨員在大革命運動中真正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
但是,晉城黨組織在大革命的后期,在反革命勢力的反撲下,遭受挫折和損失,教訓也是十分深刻的。
其一, 這一時期的晉城黨組織處于幼稚時期,對統一戰線、武裝斗爭和黨的建設缺乏認識和經驗,加之上級黨組織缺乏對晉城黨組織實行有力的指導,影響了晉城黨組織作用的有效發揮,特別是在大革命后期,又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路線的影響,以致對某些重大問題的處理把握不準。
其二,晉城黨組織的發展十分不平衡,建立組織不普遍。除晉城、高平建立有黨的組織外,其余各縣均未建立黨的組織,形不成群眾斗爭的廣泛性。
其三,黨組織的領導骨干缺乏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武裝,對中國革命的規律知之甚少,工作上缺乏實際經驗,在大革命后期暴露出不少缺點和失誤。如將工人運動局限在大德針廠里,沒有注意對煤礦工人的組織與發動。在農民運動方面,也只在一兩個地方開展工作,而沒有從總體上進行組織和發動。在國共合作過程中,晉城黨組織沒有去爭奪國民黨縣黨部的主要領導權,而是推舉一個國民黨右派當了縣黨部書記長。隨著蔣介石反共立場的暴露,年幼的黨組織一時缺乏對軍閥閻錫山本質的認識,不免受到他的欺騙和利用,使原來處于秘密狀態下的黨組織不適當地轉入了公開活動時期。在閻錫山和國民黨右派合力絞殺下,晉城的國民革命運動在所難免地遭到了失敗。
晉城的大革命雖然失敗了,但它的意義是深遠的。大革命形成的巨大聲勢擴大了黨在群眾中的政治影響,提高了廣大人民的覺悟,沖破了束縛人們思想的封建主義枷鎖,使農村面貌較過去煥然一新,成為晉城歷史上第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運動。共產黨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張,反映了晉城人民的意志和要求。這一次大革命雖然失敗了,但晉城的共產黨員在國民黨右派和閻錫山的瘋狂鎮壓下,并沒有被打垮、被征服,而是毅然決然地帶領晉城人民從血泊中站起來,認真總結失敗的教訓,重新抖擻精神,踏上了戰斗的新歷程。 中共晉城市委黨史研究室 (責任編輯:崔利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