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求真知救中華初上革命路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2-09-15 00:00作者:黃克誠研究所來源:原創

  1922 年。一個皓月當空的夏夜。  
  永興、這個湘南山區的偏遠小城,在喧鬧了一天之后,漸漸恢復了寂靜。  
  夜色已深,靜謐的月光傾瀉在縣勸學所①這座并不很大的院落里。四周寂然無聲,一絲風也沒有,空氣仿佛凝滯不動了??崾畹脑餁鈴浡溟g,令人夜不能寐,煩躁不安。緊靠院墻,一所不起眼的房子里,燈火依然。  
  一個面容清瘦,戴著近視眼鏡的年輕人,正臨窗而坐,聚精會神地讀書。  
  他一邊揮毫在書上圈圈點點,一邊不時地用毛巾擦拭臉上涔涔而下的汗水。  
  桌上的那盞油燈,偶爾竄出點點火花,噼啪作響。顯然,他已經挑燈夜讀很長時間了。然而,從他那略顯稚氣的臉上,看不出絲毫的倦意。  
  其實,幾十天來,他都是這樣緊張度過的。  
  就在一個月前,正在縣立高小讀二年級的他,得到了一個令他心動的消息:衡陽省立第三師范要在暑期招生。讀師范可以免繳學雜費和膳食費,這可是個難逢的機會!因為他清楚地知道,作為窮苦人家的孩子,他能從家鄉,那個貧困落后的山村,來到縣城讀高小是多么不容易:整個家族都動起來了,每年嫡堂公房湊六七擔谷子是讀書的費用,舊書箱子是借來的,那套舊學生制服以及布夾襖、長衫是別人送的,哥哥親自挑著書箱、行李,把自己送到縣城。如今,他已經讀了一年半的高小,盡管他每學期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可以獲得幾塊錢的獎學金,而且課余時間找些抄寫的差事,以補貼學用,但是還要有一年半的時間才能讀完高小呀。所以,讀師范是他當時唯一讀得起的學校。況且,即便讀完高小,又怎么辦呢?假如不識字,面朝黃土背朝天,也就算了。而今,書讀得多了,他開始向往更為廣大的世界,他要繼續求知,繼續上學,怎么能平平庸庸過一生呢?!  
  十是,他下定決心:一定要考取衡陽省立第三師范。  
  決心雖下,擺在這個剛剛二十歲的年輕人面前的困難似乎不少:首先是報考資格,由于他高小才讀了一半,根本領不到畢業文憑,如何去報考?其次是,在這幾十天的時間里,他必須補習完另外一年半的高小課程。再有,學校一放暑假,他到哪里尋找一處僻靜之所,便于補習功課?當然,還有一個大問題,他還必須自食其力,賺錢糊口。  
  既然決心報考,這位年輕人很快將困難一一化解了。他向一位姓黃的同學借了一張高小畢業文憑,報上了名。同時,整個暑假他沒有回家,寄住在勸學所——一個同鄉的住處,一邊為勸學所抄寫文件賺錢糊口,一邊加緊補習未學完的高小課程。  
  只要能夠繼續求學,挑燈夜讀又算得了什么呢?!  
  1922 年的夏天,對于這個年輕人來說,是難忘而又緊張的。  
  蒼天不負有心人。他如愿以償,考取了衡陽省立第三師范。  
  那一年,第三師范只招考兩班學生,約一百二三十名,其中湖南南部每縣各擇優錄取四名。  
  考入省立三師,成為這個文質彬彬的年輕人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他未曾料想到,若干年后,他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大將。  
  歷史,將永遠銘記他的名字——黃克誠。  
  衡陽晏家坪。  
  湖南省立第三師范學校經歷了一個暑假的冷清之后,顯得分外熱鬧。新的學年開始了。  
  省立三師,的確是個風景幽雅的地方。它正位于湘、耒、蒸三水匯合之處,自成一體。時值初秋,但見藍天碧水相映,草木郁郁蔥蔥,令人心曠神怡。  
  省立三師始建于1904 年,原名省立南路師范學堂。辛亥革命以后,才改用此名。它是當時湘南地區很有影響的一所中等專業學校,號稱湘南最高學府。  
  在學校通往外界的石橋上,走來一個身穿舊學生制服的年輕人,手拎一件簡單的行李和一只舊書箱。  
  他就是黃克誠。  
  石橋前面立著的一塊牌坊,吸引住了黃克誠的目光——“南學津梁”。  
  他知道,這四個大字意即三師是湘南人士尋求新學的必經之途。  
  在履行了簡單的手續之后,二十歲的黃克誠正式成為省立三師的一名學生,被編入了第二十三班。  
  入學之初,黃克誠情緒甚高。能夠爭取到這樣一個免費讀書的機會,對于家境貧窮的他來說,真是太不容易了。衡陽是湖南南部的重要城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省辦、府辦學校相當多,比起永興這個偏遠小山城來說,簡直不可同日而語。黃克誠有生以來第一次來到衡陽這么大的城市,這里的繁華與文明,這里的文化書刊,使他耳目一新。他睜大了眼睛,好奇地注視著這個嶄新的世界。學校食堂的伙食為大多數學生所不滿,但黃克誠卻很滿足,因為它比自己家里好多了。  
  三師是一所校紀嚴明,學風純樸的學校,一向鼓勵學生積極向上。這可以從三師的校歌里看得出來:“衡之陽兮湘之干,佳氣自往還。篤生圣哲,前濂溪兮后船山。溫故知新為師,如金在熔曰范,景仰先賢,陶鑄后進,責任茲惟艱。原吾儕服膺校訓,‘公勇勤樸’勿等閑?!卞ハ?,是指南宋名家周敦頤,他的《愛蓮說》婦孺皆知;船山,指的是明末清初的王夫之。他倆都是湖南人,是三師為學生樹立的楷模。在這樣一所學校里,黃克誠如饑似渴地讀書學習,腦子里除了想學習,其它的一切全拋在了腦后。  
  平靜的學習生活并沒有持續多久,黃克誠便陷入了接踵而來的憂慮與困惑之中。  

上一頁 1 2 3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