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紅軍搞軍事斗爭”,這個信念一旦確立,黃克誠即刻開始付諸行動。他先是設法將自己輾轉唐山、天津、武漢、河南、南京等地,最后來到陸二師政訓處的情形,向中央軍委作了詳細匯報,接著提出了到游擊區去參加軍事斗爭的請求。然后,他離開陸二師,經南京趕赴上海。
臨別武漢時,恰逢唐生智起兵反蔣失?。?930 年1 月),黃克誠原來所在的部隊中,有不少下級軍官被俘遣散至武漢。黃克誠聞訊,趕去看望。其實,他的真正用意是動員他們參加紅軍,跟他一塊去游擊區。黃克誠深謀遠慮,這些下級軍官此時兵敗被俘,已無多少出路,如果動員他們參加紅軍,他們有實戰經驗,一定能夠成為紅軍的骨干,壯大革命力量。
黃克誠進行了耐心的說服動員,結果有三個連長欣然應允。
于是,黃克誠帶領這三個人來到上海。
十里洋場,奢靡繁華。黃克誠視若無睹,他按照預先約定的方式,給中央軍委寫了一封聯系信,便開始了焦急的等待。
不久,中央軍委派人來與黃克誠取得了聯系。黃克誠再次向中央軍委提出了到蘇區的請求。
過了幾天,中央軍委派人來通知黃克誠,他的請求已經得到批準,軍委決定派他們四人立即啟程去鄂南游擊區,到在陽新、大冶一帶活動的紅五軍去工作。
黃克誠等四人,帶著中央給鄂南特委的密寫指示信,登程上路了。
黃克誠心情格外舒暢,自從湘南暴動失敗以后,這一年多來,千里奔波,顛沛流離,終于可以拿起刀槍,與敵人展開面對面的戰斗了。
長江邊。一個小村莊。
這個小村莊屬湖北陽新縣,緊靠鄂南蘇區,黃克誠一行將在這里與鄂南特委接頭。
黃克誠一行四人身著國民黨軍裝,一路上大搖大擺,十分順利地抵達這里。
幾個人心境也格外愉快,滿懷欣喜地來到鄂南特委的秘密交通站。
一個年紀四五十歲左右、農民打扮的人蹲坐在屋里,用敵意的目光盯著走迸門來的黃克誠等人。
黃克誠走上前去,按事先約定的暗語與那人打了個招呼。奇怪的是,那人不理不睬,依舊蹲坐不動。
黃克誠又將暗語反復說了好幾遍,毫無所獲。
屋里一陣難堪與沉默。
很明顯,那人見黃克誠等身穿“黃皮”,起了疑心。有不少好奇的村民圍攏了過來,上下打量著這幾個國民黨大官,不時地嘰嘰喳喳,交頭接耳。
黃克誠等有的站著,有的坐著,期望著出現意外驚喜,順利接上頭。
時間嘀嗒嘀嗒,一分一秒地過去了。
好奇的村民們頓覺索然無味,漸漸散開而去,只剩下了幾個年紀較大的,仍舊站著圍觀。黃克誠一臉無可奈何,而那三個一同前來的人面露厭煩之色。
黃克誠抱著一線期望,走近那幾個圍觀的村民,悄悄地問:“你們知道魯連在什么地方嗎?”
魯連是中共鄂南特委負責人之一,黃克誠與他在上海見過面,所以才有此問。
但是,他們除了搖頭,一言不發。
天色已經黑了下來。暮靄籠罩著長江兩岸,江水愈發地黑了。
同來的三個人垂頭喪氣,徹底失去了耐心,一再催促黃克誠返回武漢,再作計較。
黃克誠只好同意了。
四個人又乘船返回武漢,小住下來。
這時,那三個接受策反的國民黨軍隊連長經此小小挫折,情緒出現了波動。其中一人執意返鄉,不愿去蘇區參加紅軍了。黃克誠反復勸說也無濟干事,只好送他走了。
黃克誠暗暗焦急,不知何時才能接上關系,前往蘇區。他十分擔心時日一長,另外兩個人也失去耐心,返回家鄉。兩天之后,情況忽有轉機。有人主動來找他們,通過暗語,迅速接上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