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南特委的五大歷史貢獻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1-06-09 12:09作者:靳宏偉來源:晉城黨史網 中共晉城市委的前身是中共晉東南地委,中共晉東南地委的前身是太南特委。1937年11月,根據黨中央毛主席的指示,中共中央北方局陸續組建了中共長治特委(先后改稱晉豫特委、晉東南特委、太南特委)、晉中特委、晉東特委、冀晉特委、冀豫特委和省委駐沁縣辦事處,太南特委是冀豫晉省委成立最早的六個特委之一,1938年3月,朱瑞在陽城組建了新的晉豫特委,中共冀豫晉省委決定采取大特委制,將六個特委調整為五個特委:晉東南特委、晉冀特委、晉豫特委、冀豫特委、將省委駐沁縣辦事處改稱太岳特委,1938年9月又將晉東南特委改稱太南特委。 自1938年1月上旬,中共冀豫晉省委在長治城內蓮花池組建中共長治特委,任命裴孟飛為書記,1938年2月17日,中共長治特委隨同八路軍129師“趙涂支隊”進住陵川縣平城鎮三皇閣,至1940年2月的“太南撤軍”,兩年期間,領導了晉東南和豫北各縣可歌可泣的黨的工作和抗日對敵斗爭。概況起來有五大歷史貢獻: 一、創建了太南抗日根據地 太南是太行山南部地區的簡稱,最早僅包括戰前晉東南17縣范圍,日軍對晉東南“九路圍攻”以后,邯長公路被切斷,遂縮小到邯長公路以南地區,1939年4月,日軍對晉東南發動第二次“九路圍攻”,白晉公路也被切斷,晉東南被分割為四塊,才形成北至邯長公路,西至白晉公路,南至黃河北岸,東至平漢鐵路的狀態?!短猩娇谷斩窢幋笫履瓯怼酚涊d:“在區域上也是經過幾次變化,由晉東南11縣縮小為6縣,到5月初才形成現在包括豫北、晉東南17縣范圍”。東陽關失守后的所轄晉東南6縣為:長治、潞城、平順、高平、陵川、壺關;豫北11縣為:俢武、博愛、武陟、新鄉、輝縣、獲嘉、汲縣、林縣、湯陰、淇縣、安陽。 早在抗戰初期,毛主席高瞻遠矚地看到陵川的戰略地位,聯名劉少奇給朱德、彭德懷等并各省委《關于組織以八路軍名義出現的游擊兵團的指示》中“在晉東南……晉城、陵川、修武地區組織一個支隊,……統由劉、徐、鄧、朱瑞負責?!钡闹甘?,中共冀豫晉省委隨即對晉東南地區黨的工作進行了巡視,在《太南工作巡視總結》說“如果太南是一個抗日根據地,則晉東南,主要是陵川便是最好的后方,而豫北以輝縣為中心,以修、博、武、林、安、湯、淇為左右翼,則是最優越的前進陣地了?!?/p> 1938年10月,太南特委在《關于太南特委工作歷史總檢討》中說“太南區地理位置重要,在保衛武漢及支持華北抗戰、粉碎敵人肅清華北企圖是一個重要的戰略支點,有創建根據地的優良條件,一有大量的煤鐵,豫北焦作六河溝及晉南之煤、高平等縣之鐵礦,又有豫北的食糧及棉花。二有人口300萬,10萬產業工人,將成為抗日的骨干。三、民間武裝槍支有3萬以上,成為抗日武裝?!薄案骺h在特委推動下,建立了抗日政權,統一了政權的領導,進行了群眾武裝工作”,政權的建立,標志著太南抗日根據地的初步形成。 二、組建了晉城市黨的領導機構 晉城市黨的活動源自1925年在太原上學的山耳東人陳立志暑假返鄉,受太原執委指示,開展建黨活動,將在獲澤中學上學的孔祥楨發展為在晉城入黨的第一個黨員,1926年春,獲澤中學成立了黨小組,5月,建立獲澤中學黨支部,1927年1月,成立了中國共產黨晉城縣地方執行委員會,6月,閻錫山在全省通緝共產黨員,執委負責人遭通緝,執委被破壞。1937年5月,山西犧盟總會派共產黨員鄧辰西,來晉城開展恢復晉城縣黨組織工作,7月,成立晉城犧盟中心區,由共產黨人王耿人任中心區秘書,領導晉城、高平、陽城、陵川、沁水五個分會。9月,成立了中共晉城中心縣工作委員會,劉尚之任中心縣工作委員會書記。11月,中共冀豫晉省委決定在長治成立中共長治特委,裴孟飛任中共長治特委書記,同時撤銷晉城中心縣工作委員會,中心縣委書記劉尚之調任中共長治特委組織部長。12月,根據對敵斗爭形勢,中共長治特委書記裴孟飛派賴若遇到晉城重新組建中共晉城中心縣工作委員會,賴若遇任中心縣委書記,所轄范圍為晉城、陽城、沁水和白晉公路以西地區。12月,中共陵川縣工作委員會在陵川平城下川村成立。1938年4月27日,中共長治特委在陵川平城鎮東街村重組中共高平縣委,姬德明任縣委書記。 至此,在中共太南特委的領導下,晉城市所轄五縣的黨組織全部組建完畢,形成了中共太南特委——晉城中心縣工作委員會——各個縣委的黨的領導機構。關于特委—中心縣委—縣委的職責權限,中共冀豫晉省委在1938年6月6號專門發出通告:“A、特委計劃轉達及執行到縣,一般中心縣委只代理特委領導、監督、檢查各縣委工作,不另計劃各縣工作。C、干部調動與處分,縣委常委以上、特委會主要干事以上,均提請省委批準;區書以上、縣委及重要干事,由特委批準;支書以上,由縣委批準小組長由區委批準?!?/p> 由此可見,在陽城的晉豫特委(朱瑞建立)成立前,晉城市所轄各縣黨的各項工作是在中共太南特委的領導下開展的,中共太南特委的歷史貢獻是不應該被忘記的,是應該被紀念的。 三、完成了129師獨立游擊支隊的整編工作 根據毛主席聯名劉少奇給朱德、彭德懷等并各省委《關于組織以八路軍名義出現的游擊兵團的指示》中“在晉東南……晉城、陵川、修武地區組織一個支隊,……統由劉、徐、鄧、朱瑞負責?!钡闹甘?,八路軍129師以129師386旅771團政治處主任趙基梅為司令員、以八路軍沁縣工作團長涂錫道為政治委員組建的以129師771團2營5連和3營11連及教導團部分干部約200人組建的“八路軍129師獨立游擊支隊”簡稱(趙涂支隊、趙支隊),挺進位于太行山南部,進駐陵川平城鎮,開展以太行山南部的河北、河南、山西接壤地區的抗日,斗爭創立太南抗日根據地。 根據毛主席的指示,在太南特委領導下,逐步開展對豫北和晉東南17縣范圍內我黨領導的各路抗日游擊隊進行整編: (1)、將李果諶領導的國民黨13軍游擊隊和由共產黨員王耿人擔任陵川縣長的縣政府及公安局警察合編為第二戰區行營游擊隊第一支隊; (2)、將以華北軍政干部學校為主體的學生和河北民軍的青年學生及進步青年組建為太行南區游擊司令部; 1938年12月,太行軍區成立,由129師師部兼太行軍區司令部,八路軍129師獨立游擊支隊由冀豫晉省第五軍分區改為第三軍分區,仍由獨立游擊支隊司令部兼,趙基梅、涂錫道繼續擔任司令員、政委的職務,涂錫道兼任太南特委軍事部長。太南特委對太南根據地的抗日武裝進行整編: 一是將趙涂支隊主力和由我黨領導的第二戰區行營游擊隊第一支隊三個大隊的第一、第三大隊合編為第一大隊; 二是將以修武縣抗日縣長程明升的修武縣大隊與焦作劉聚奎的道清游擊支隊、新鄉李毅之(在陵川崇安寺成立)的平漢游擊支隊,合編為第二大隊。 三是將中共冀魯豫特委委員、六河溝煤礦工人紀德貴組成的八路軍太行游擊第四支隊(又稱礦工支隊,其中包括由政治部主任陳冰之帶到河北涉縣編入由紀德貴領導的八路軍太行游擊第四支隊的第二戰區行營游擊隊第二大隊)合編為第三大隊。 1938年12月初,第五軍分區改為第三軍分區,仍由獨立游擊支隊司令部兼,趙基梅、涂錫道繼續擔任司令員、政委的職務,紀德貴任副司令,政治部主任陳冰之,參謀長余克勤。一大隊長李天德、政治委員劉聚魁;二大隊長吳空一、政治委員王昆玉;三大隊長羅占成、政治委員謝福林。 在司令部駐地陵川縣平城鎮召開了隆重的“八路軍一二九師獨立游擊支隊整編大會”(又稱軍人大會)。整編后的趙涂支隊,發展到3000多人,已成一個旅級單位。每個大隊1000多人,相當于一個團,每個大隊下轄三個營。從此成為野戰部隊,后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6軍47師。 四、培育了以抗戰名曲《在太行山上》為代表的抗戰文化 抗戰初期的太南根據地,尤其是1938年的陵川,像一塊磁石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愛國青年和文化人。太行山劇團的賈宗誼在《劇團成立前后》里說:“到陵川去,我們都是從鄭州到的陵川。為什么到陵川,因為陵川有八路軍……?!?/p> 當時,太南特委在平城舉辦了華北軍政干部學校。中共太南特委書記裴孟飛和河北民軍總指揮張蔭梧洽談,北方局軍委書記兼第十八集團軍駐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聯絡處主任朱瑞又專程赴陵面見張蔭梧,張蔭梧同意將用河北民軍的名義將“華北軍政干部訓練所”改稱為“河北民軍華北軍政干部學?!?,并答應出部分經費,在春節前遷至陵川縣平城鎮玉皇廟,開設的課程在原來政治常識、統一戰線、群眾工作、游擊戰爭四門課程的基礎上,新增加了中國問題、軍事科學、政治經濟學、持久戰等。招收下級軍官和進步學生。其中有河南地下黨劉子久下黨發動,開封女中教師杜毓云帶去的開封高中、男師、女師、女中、北倉女中學生和濟汴高中傅大章等同學;有清豐、南樂地下黨發動的,由孟福堂帶領的張玉潔(后成為張鼎丞夫人)等三十多人;平津流亡學生莊林、楊波、劉祖強等十幾人;隨河北民軍來到陵川的“四存中學”部分學生;隨“十三軍游擊隊來的“河南大學怒吼歌詠隊”部分學生和直南、豫北、晉東南一帶乃至全國的文化人士,如桂濤聲、阮章竟、陳沂、馬楠等。使偏僻落后的陵川一時風云際會,名人云集。 還創辦了中共太南特委機關報《太南日報》,后改為《新華日報》太南版,陳沂將軍親任主編,使抗戰文化燃燒在太行山上,氣焰千萬丈。 當時,僅文藝團體就有十三軍游擊隊政治部話劇團、陵川縣政府抗戰劇團、野火劇團、由華干和行營游擊隊組成的聯合劇團,還有陵川民眾小學的兒童抗日宣傳隊等一批文藝團體和文藝戰士,其中最著名的是“太行山劇團”,其前身是以陵川兒童抗日宣傳隊為主體組建的,1938年4月,由華干學生魯林、高琳、李曼(在太行山上縱情歌唱的自由之神的生活原型)創辦的縣立民眾革命高小兒童抗日宣傳隊到晉城演出,受到朱瑞的高度贊揚。他當即決定由陵川兒童抗日宣傳隊和從陽城演出歸來的聯合抗日流動劇團共同組建太行山劇團,不久,劇團更名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晉冀豫邊區太行山劇團,開赴屯留八路軍總部,奔向抗日戰場。劇團成立時共有25人,陵川有9人。其中長春電影制片廠蘇云,著名導演崔家駿,攝影記者趙貴保都是從太行山劇團成長起來的。 具有特別意義的就是抗戰名曲《在太行山上》的誕生,這支由桂濤聲作詞,冼星海作曲的偉大戰歌就是在太南根據地陵川首創和首唱的。 五、開展了“紅五月”突擊建黨活動 1938年3月,中共冀豫晉省委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報告中提出“大量發展組織成為我黨目前嚴重的任務”,4月19日,中共太南特委在所在地平城鎮召開所轄17縣(工)委書記、組織部長、宣傳部長參加的“活動分子會議”,會議提出太南特委的主要工作是建立太南根據地,要求各縣委“猛烈地發展黨的組織,平均每縣100—150人,五月底完成?!辈⒆鞒觥瓣P于開展紅五月建黨突擊周”,六月底,中共太南特委在平城鎮召開“第二次活動分子會議”,對“第一次活動分子會議”以來發展黨員活動進行了總結。同時還在“第二戰區行營游擊隊第一支隊”中建立了黨團,中共太南特委書記裴孟飛任命共產黨員王耿人縣長任黨團書記、共產黨員陳冰之任政治部主任、桂濤聲為政治代表,牢牢抓住了支隊的領導權?!凹t五月”突擊建黨活動在冀豫晉省引起很大反響,省委召開“六月會議”,總結和推廣了太南特委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的經驗做法。中共冀豫晉省委組織部長何英才專門程巡視了太南工作,指出是“發展組織的偉大勝利”。 (責任編輯:韓玉芳)
文章分類:
征文選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