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城大寧村基層治理提升經驗探秘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3-04-17 09:39作者:吳軍社來源:晉城黨史網

陽城縣町店鎮大寧村黨支部在基層治理能力提升中,巧用“小積分”,黨建放光芒;織密一張網,服務送上門;奏響和諧曲 ,高揚新風尚。使黨員干部和村民群眾的幸福感、滿意度油然而生。


巧用“小積分” 黨建放光芒


去年來,黨支部以“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為契機,探索制定了 “3135+運用”黨員積分管理辦法,即三類對象、一個原則,三個動態管理、五步評定+積分運用,使“小積分”撬動大治理;一是針對干部作風散漫、能力較低、執行力較差的現象,從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入手,把黨員積分納入“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制度管理,加強黨員干部隊伍管理思想教育、素質培養、能力提升,著力提升了黨員干部的獨立工作能力、應對變化能力和創新開拓能力,使干部隊伍成為一個團結進取的整體;二是健全完善制度,強化陣地建設,以積分超市為激勵平臺,帶領黨員干部、村民群眾先后開辟了紅色文化展覽室、蘆河文化室、企業文化室、鄉愁記憶室,興建了民主法治一條街、擁軍愛屬一條街、清廉村居公園,使村民群眾的幸福感、滿意度極大提升。三是運用積分動態管理增強服務效果。通過自我評價、小組打分、民主測評、支部審定等方式,激勵更多的黨員干部和村民群眾投身“紅色鄉村 善治大寧”美麗愿景,實現了黨建工作“兩不愁三保障”:即召開黨員會議不愁、組織黨員活動不愁;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有保障、落實基層黨建制度有保障、發揮黨員先鋒作用有保障。達到了公益事業搶著干、志愿活動爭著干、網格服務比著干、為民辦事賽著干的良好預期。


2022年,積分管理“廣納民意微心愿、幫困解難微服務、動態管理微積分、表彰評定微激勵、身邊典型微榜樣、愛我大寧微點子”的“六微”舉措受到山西省委組織部表揚推廣。


織密一張網   服務送上門


大寧村分布在7個自然莊,駐地企業多,外出務工人員多,鐵路、公路便捷,村民接收信息渠道多,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力度要求更高,


在建立網格化管理中,一是突出一個“密”字實現全覆蓋。黨支部按照黨員現狀和村情民情,采取 “一網一組”“一個網格一名黨員”的管理方式,將全村劃分為73個紅色網格責任田,建立完善了由“黨支部書記負總責+9個黨建責任組+87名黨建網格員”的三級網格體系,實現了網格“密”布全村。同時,在疫情防控嚴峻形勢下,率先在全縣成立了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將引領型、創新型、關愛型職能融入黨小組管理,組織黨員卡口義務值守3600余(人)次,為集體節約資金30余萬元;二是突出一個“實”字接地氣。明確政治引領、黨員管理、收集民意、志愿服務、經濟發展五項工作職責,以黨群服務中心為依托,成立了便民服務站、志愿服務點,完善了16項村民代辦事項,按照“工作項目化、項目責任化、責任清單化”思路,各項工作由支部研究部署、網格組引導實施、村干部率先帶頭,網格員協助承辦,實現了多元驅動的治理格局。三是追求一個“強”字聚人氣。去年發展新黨員2名,培養后備干部 5 人,建立了31人的本鄉本土大學生信息庫,組織57名黨員干部開展黨的理論知識“擂臺賽”,挖掘舉辦了吳氏太極拳女子方陣大賽,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和經濟效益;向黨員群眾公開承諾事項36條,完成 22 條,剩余部分納入清單化管理。四是瞄準一個“細”字求實效。黨員干部下沉網格,每個網格配備1名副網格長、兩名專兼職網格員、若干名網格志愿者。推行“網格治理+先鋒引領”,建立網格化結對幫扶機制,對36個孤寡老人、貧困家庭實行了一對一、多對一的結對幫扶,對 28 個80歲以上老人實行包保服務,不定時看望,時刻體現黨的溫暖。五是強化一個“快”字貼民心。建立了8個 “微信聯動”互動平臺,只要村民“點單”,保證第一時間有人“接單”,推動基層黨建與便民服務無縫對接。全村聯合126名黨員志愿者、婦聯、青年志愿者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開展志愿服務13次,組織義務勞動30余次,義務投工1000余個,僅此,為集體節約資金10余萬元;營造了“服務有溫度、辦事有速度、教育有深度”的氛圍,打通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零距離”。


奏響和諧曲   高揚新風尚


在提升基層治理能力過程中,該村黨支部著力引導黨員亮身份、亮承諾,做文明和諧的領頭羊。以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宣傳主題,以“一約四會”為抓手,墻體漫畫300余幅,安裝永久性浮雕3座,墻面噴漆萬余平方米;利用網格化、廣播喇叭等輸送各類信息近千條;志愿宣傳二十大精神進校園、入廠礦、到家戶200余(人)次。平安工程升級上檔。建成了集大數據、云記錄、多功能的平安大寧一體化指揮平臺,物防、技防、人防手段一齊上,實現了森林防火和汛期防洪、冬季三防無事故。去年以來,累計解決群眾反映的訴求和需求20余件,出臺便民利民措施近10項,樹立十星級文明戶272戶,先進個人 150 個,清廉文明戶21戶;同時,完善了“四議兩公開”“三重一大”等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村級重大決策機制、規范和完善民主決策的內容、形式和程序,保障黨員群眾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確保村級集體經濟健康發展。為全面同時基層治理能力構筑了良好通道——繼2020年跨入“全國文明村”之后,2022年底,又跨入全國 “民主法治示范村”。


(責任編輯:李天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