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岳后人于凌宇兄妹尋祖輩足跡續紅色血脈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3-06-14 10:45作者:鄭天佑來源:晉城黨史網 2023年“五一”節前夕,陽城大地草長鶯飛,花團錦簇,革命老區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中國科協院士專家報告團著名科技專家、教育部信息化專家、工信部新型工業化專家,工信部原處長、河南省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原科研處處長兼政法系黨總支書記、三級教授,現學院老科協副會長于凌宇,與其舅表妹、西安瑞霖電子公司副總經理王嵐,先后到其祖輩王鶴峰(于凌宇的外祖父、王嵐的祖父)工作戰斗過的陽城、沁縣、長治等地參觀考察,與宣傳、黨史方志、退役軍人、紀念館等部門交流座談,開啟了追尋祖輩足跡,賡續紅色血脈之旅。兩位在陽城期間參觀訪問了太岳區革命根據地黨委舊址、太岳行署舊址、太岳軍區舊址、太岳師范舊址、太岳烈士陵園等革命紀念地,向陽城相關部門贈送了河南省有關單位研究王鶴峰革命生平的珍貴電子和紙質史料。 于凌宇與王嵐均生長在革命家庭。其祖輩王鶴峰(1911年-1999年),河南濮陽縣人,黨的七大、八大代表,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原常委,無產階級革命家??箲鹋c解放戰爭時期擔任太岳區黨委書記兼太岳軍區政委、晉冀魯豫軍區野戰軍第四縱隊政委等職。于凌宇的父親于海云是中共河南省委老干局建黨70周年重點宣傳表彰的共和國老英雄,參加過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大西南戰役、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上甘嶺戰役等諸多重要戰役。其舅父、王鶴峰的兒子、王嵐的父親王緒武系國家航天部導彈專家,畢業于哈爾濱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其舅母、王嵐的母親劉耀芳曾在國家鐵道部黨組直屬的專運處毛澤東專列,跟隨毛主席身邊工作長達8年。 1946年1月至1949年8月,陽城縣是太岳區革命根據地黨政軍領導機關所在地,被革命老區人民和權威新聞媒體譽稱為“太岳首府,紅色搖籃”。王鶴峰于1946年1月至1948年7月,曾在此工作和戰斗過兩年半之久,與陽城人民結下了魚水深情。 王鶴峰1945年出席黨的“七大”后,在即將奔赴抗日戰爭前線前夕,毛主席曾請他和其他五位根據地的領導吃飯,對他們以往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對以后的工作寄予殷切希望。在擔任太岳根據地黨委書記與太岳軍區政委期間,以及在此前后的工作中,王鶴峰同志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在調查研究方面創造了許多成功案例。于凌宇述說起來如數家珍:其外祖父王鶴峰在太岳任黨和軍隊領導期間,深入調查研究當地農村狀況和部隊現狀,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生產措施,為推動太岳區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活,堅持持久抗戰作出了太岳貢獻,受到黨中央和毛主席的肯定,毛主席在致太岳區的電文中贊揚說“你們的方針是正確的,望妥善執行”。在擔任晉冀魯豫軍區四縱政委期間,與司令員陳賡緊密配合,通過深入調查研究,總結出“集中主力,不斷創造局部優勢,分割殲敵”的戰法,毛主席予以高度重視,親自起草電報向全軍推廣,為形成和發揚太岳精神做出了特殊貢獻。建國以后擔任黑龍江省委書記期間,王鶴峰通過基層蹲點、調查研究,總結出“兩參一改三結合”(即干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規章制度,領導干部、技術人員、工人三結合)的新中國工業企業管理模式。1960年3月毛主席將其納入《鞍鋼憲法》。1961年 9月被鄧小平同志納入中共中央發布的《工業七十條》。1981 年被載入中共中央《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明確納入毛澤東工業化思想;為國家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鞏固國防、打破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經濟技術封鎖,發揮了重要作用。 歷史證明:王鶴峰同志不僅是太岳區黨委的優秀領導,亦是我軍出色的高級政治工作者,而且也是領導經濟建設的一把好手,為新中國經濟建設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成就卓著。他還是全黨紀檢監察工作的優秀領導者,在他任中紀委常委期間,為處理重大政治案件、平反冤假錯案,反腐倡廉,建章立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貢獻,深受黨和人民好評。
他的后人工作戰斗在祖國建設各條戰線,都是兢兢業業,恪盡職守,事業有成,顯示了王老家教嚴格和家風優秀。王鶴峰同志后來擔任中紀委常委,兩袖清風,一塵不染,為端正黨風、懲治腐敗,不懈努力,做出了表率。兩省山水相連,路徑相通,人心相通,民風相融,在革命戰爭年代,老一輩能夠親密合作、共同戰斗,在建設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更能攜手共創偉業。老一輩的紅色血脈必將得到更好的發揚和傳承。 (責任編輯:韓玉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