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李祥的英雄故事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3-07-03 10:39作者:焦樹志 武煉紅來源:山西省延安精神研究會

此烈士之烈,不僅是說他為革命為人民獻出了寶貴而年輕的生命,更在于他平生就是一位轟轟烈烈的英雄人物。


在清徐縣南營留村醋鄉街9號大院大門旁,懸掛著太原市人民政府頒發的牌匾“李祥故居”,這是南營留村的光榮,也是清徐的驕傲。??


李祥是當時的化名,李祥原名王鐘麟。他原本是迎憲村人,生父王某去世后,與母到南營留隨繼父生活。高小畢業后,于1936年到交城縣當店員。??


1937年“七七”事變后,李祥在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救國號召下毅然棄商從戎,在孝義開展抗日救亡工作。1937年冬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并擔任孝義一區犧盟會秘書。在平遙、介休、孝義三縣這些日偽軍頻繁襲擾的交錯區——東盤糧、大孝堡、橋頭、大堡等村莊,建立起敵后小“根據地”。他經常深入敵占區,發動群眾鋤奸殺敵、捐錢獻糧參軍參戰。深入敵據點周圍以及孝義縣城,散發傳單張貼標語,揭露敵人罪行喚起群眾覺醒。敵人張榜重賞逮捕他,機智勇敢的他在群眾掩護下多次脫離險境。??


1940年,一次在東盤糧村遇敵,他跑到學校門口躲藏,學生故意給敵軍錯指方向,使敵人背道而追。在梧桐村道口,與日偽迎面相遇,他急中生智,混入送葬的人群,身穿孝服手提哭喪杖,佯裝孝子化險為夷。??


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愛戴就是共產黨人的護身符。李祥在知識分子愛國人士中廣交朋友,根據黨的統一戰線政策,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同抗日。在孝義的兩年多時間里,經他動員投身抗日工作的青年達數十人之多。東盤糧愛國民主人士馬鴻勛,不但捐獻糧款支援抗日,并將六個子女全部送往抗日隊伍,其中包括他的女兒馬俊芝,后與李祥結為夫妻。??


1941年,李祥赴興縣晉綏抗戰學院學習半年后,回到汾陽縣七區任區長。他狠抓瓦解偽軍工作,發動偽軍的父母說服其兒子,發動偽軍的妻子說服丈夫改正立功,僅1941年夏季,就有偽軍小隊長郭守信等20余人攜械向抗日政府投誠。為貫徹上級“把敵人擠出去”的號召,李祥被調到離嵐縣擔任武委會主任,兼離(石)嵐(縣)公路武工隊副隊長。離嵐公路,地處抗日根據地,是晉綏八分區與陜甘寧邊區的重要通道,沿途有日偽據點十幾處。李祥到任后,日夜出沒于敵據點附近,建立了秘密民兵組織,配合八路軍主力部隊,開展地雷戰麻雀戰。同時展開強大的政治攻勢,發動群眾對方山城、大武鎮、殷家坪、南村、峪口鎮等敵據點,以斷糧斷水等圍困方法,發動日本反戰同盟軍的德田等人向日軍喊話。經一年多工作,把離嵐公路沿線的敵據點全部擠掉。??


1945年日軍投降前夕,李祥由離嵐調回清源縣,出任武委會主任兼武工隊隊長?;氐奖究h人親地熟,如魚得水。他帶領武工隊經?;顒佑诜诤觾砂?,搞得日偽軍整天心神不寧,小股敵人不敢出城。李祥不斷到縣域周圍的陳家莊羅家莊等村活動,有時摸到城南的南營村,在閻軍眼皮底下張貼標語散發傳單。??


1945年12月29日夜,李祥帶領小分隊由清源縣城完成任務后,回到駐地二區北程村已凌晨兩點,人困馬乏之際,被尾追的敵人包圍。突圍時,李祥為掩護戰友下級安全轉移,自己斷后掩護的過程中不幸中彈,為人民獻出了年輕而寶貴的生命,時年僅二十四歲。??


李祥烈士犧牲后,其妻馬俊芝聞訊悲痛欲絕。他們在革命斗爭熾烈的考驗中建立的真摯愛情,是極其高尚的忠貞不渝的。


馬俊芝即是在李祥的影響下投身革命事業的。之后,馬俊芝化悲痛為力量,更堅定了投筆從戎的革命理想。她隨軍南下,轉戰大西南。解放后,她鍛煉成長為領導干部,曾任西南醫學院黨委書記,主持數千人大學的工作。 ?


(責任編輯:韓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