峪北民兵英烈盧燯略傳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3-07-11 15:47作者:劉高潮來源:晉城黨史網 在革命老區陽城縣有一位家喻戶曉的民兵英烈備受當地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的敬仰,他就是峪北模范民兵連的英雄烈士——盧燯。 盧燯,男,1924年生于陽城縣町店鎮張溝村。自幼家境貧寒,有兄妹五人,盧燯排行第四,加上雙親全家共七口人,為了維持生活,盧燯只能在冬天農閑時到本村小學念書識字,秋頭夏季就在家中幫大人干些零雜活。 盧燯同志15歲參加犧牲救國同盟會,在此期間,懂得了不少革命道理,并秘密向群眾傳播進步思想。后來由于日寇進攻,形勢吃緊,進步活動受限制,反動壞道門活動猖獗,盧燯離開村莊到了橫河,參加了“戰斗劇團?!彼洺kS劇團慰問演出,向群眾宣傳革命道理和我黨政策,教育鼓動人民群眾積極抗日。 1939年底,十二月事變爆發了,在一片腥風血雨,白色恐怖之中,革命活動暫時處于低潮,許多共產黨員,革命干部積極分子均轉入地下,盧燯同志又回到張溝進行隱蔽斗爭。 1940年,上級黨組織派共產黨員徐毅同志到陽城蘆葦河以北一帶,開展黨的地下活動,從此,黨的組織,進步勢力,又像雨后春筍,沖破各種艱難險阻,紛紛開展活動。在黨的領導下,以盧燯等同志為首的張溝抗日游擊小組成立了。當時,游擊小組成員只有十來個人,使用武器也只不過是些長矛大刀之類,盧燯同志緊緊依靠黨,依靠群眾,對游擊小組成員進行鐵的紀律教育。經常組織大家站崗放哨傳送情報,游擊小組以后又逐漸發展壯大,到1942年底,43年初春之際,人數已發展到五六十人,步槍,土槍也有十來支,這時不再稱游擊小組,而改為民兵了。 當時蒿峪以北的桃坪,張溝一帶統稱為峪北村,盧燯同志是峪北村里的武委會主任,盧燯經常帶領民兵一面打游擊和日寇進行斗爭,一面采用各種手段和當地反動壞道門進行斗爭。 1943年夏天,以姬德鎖,蔡天成為首的當地天仙妙道,頂神弄鬼愚弄百姓,橫行鄉里,破壞抗日,威脅,恫嚇,殘害抗日干部和群眾,激起了群眾的憤恨。蘆零,胡錫江等同志義憤填膺,帶領數百名民兵群眾一擁而起,配合縣獨立營和十七團一個營,東至潤城大夫街,西至城關東進村,北至沁水五里廟,一舉將妙道巢窩佛廟嶺,東嶺廟,東進廟,土地廟,五里廟,用大火焚毀,并打死打傷幾十個道徒和妙道頭子。從此,使當地妙道得以瓦解。 同年10月,縣城敵人調集五百余人到峪北一帶搶糧,當敵人進入我方地域時,盧燯和民兵首先放過了敵人的大部隊,然后,在盧燯的指揮下,民兵們一躍而起,截住敵人的尾部,一頓猛打,并把十多個敵人關進了一個土窯子里,當敵人返回營救時,民兵迅速撤離,在盧燯同志的指揮下,轉移七個山頭,并在運動中打死敵人三名,打傷十幾名,繳獲了一部分槍支彈藥。 1944年8月10日,敵130余人,于拂曉偷襲峪北,首戰大嶺頭,武委會主任盧燯同志得知后,立即和馬國端等同志帶領民兵采用正攻側擊之方法,牽制敵人注意力,然后派民兵劉安長,馬小拽等人混入敵人占領地,埋設地雷,打手擲彈,敵人遭我正面反攻,兩面夾擊,加之腹心開花大爆炸,暈了頭,迷了向,夾起尾巴,倉皇逃命。民兵取得了這次反偷襲的勝利??墒菙橙瞬桓市氖?,于9月2日,糾集200多人,再次偷襲峪北,這一次,又被盧燯帶領的民兵和前來支援的縣獨立營打退,受到了上級的表揚。 在同日寇的斗爭中,盧燯同志還經常帶領民兵,利用漆黑的夜晚,從八甲口到東坡頭,把敵人的軍用電話線統統割掉,斷絕敵人的聯系。 經過幾年的對敵斗爭鍛煉,盧燯同志帶領的峪北民兵愈戰愈勇,創造了許多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狠狠打擊了敵人,保衛了人民,被上級譽為“峪北模范民兵連?!?/span> 1944年,盧燯同志還先后擔任陽北一區武委會軍事干事,武委會主任職務。同年12月,盧燯同志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工作一貫表現積極,認真負責,富于創造性,在他的苦心鉆研下,發明了土小炮,被人稱為“盧燯小炮”,他還經常帶領民兵襲入敵占區打擊敵偽。陽城解放前夕,他常帶領民兵對城內敵偽進行宣傳喊話。陽城解放時,他帶領區村民兵沖鋒陷陣,為陽城解放立下了功勞。 陽城解放后,盧燯同志擔任五區武委會主任,并先后五次遠征參戰,歷任野戰民兵連長,指導員,營教導員等職。戰斗中,他常以革命故事,英模人物事跡鼓動參戰民兵的情緒,平時則以活生生的事實做引子,教育民兵,教育群眾,多次榮獲“模范干部”的光榮稱號。 1947年在稷山參戰時,一天,敵人的飛機在空中偵察,不時飛向低空進行掃射,盧燯同志急忙下令讓全體民兵隱蔽,然后,他獨自一人抱起一門自制的小炮爬上山頂,對著俯沖下來的敵機,轟、轟、轟放了幾炮,嚇得敵人拉起機頭,在空中轉了一圈,慌忙逃走。由于敵人弄不清我地面情況,也不敢再向我進犯。事后,民兵們都豎起大拇指夸贊他膽子大,智謀高,并風趣地說 “盧燯小炮呱呱叫,嚇得敵機逃跑了?!?/span> 1948年4月1日,奉上級命令,由王毓秀任營長,蘆零任教導員,帶領一個營(四個連)野戰民兵奔赴豫西開辟新區。部隊到達黃水以后,受黃水軍分區之命,由王毓秀帶領三個連繼續南下洛陽,開辟新區,幫助建立政權,保衛夏收夏屯。另一個連由盧燯帶領,編入野戰第十七連,配合新安民兵到黃水以北的郭梁寨剿匪。 郭梁寨是土匪的一個聚焦點,也是黃槍會的一個會窩。他們互相勾結,散布反動謠言,魚肉鄉民,殘害革命干部。正規部隊和當地民兵曾幾次圍攻,均未能取勝,民兵還把機槍也給丟了,后來部隊調往洛陽執行新的任務,以致土匪活動更加猖獗。4月17日,陽城民兵接受了這一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以后,迅速派出偵查人員前往偵查。據營部偵查員呂榮同志報告:郭梁山上有一大寨,名叫郭梁寨,該處山高坡陡,易守難攻,寨里駐有土匪百余,黃槍會200余人,純系訓練有素的精干分子,是一伙玩命之徒。 為了慎重起見,盧燯同志一面布置民兵做好出擊準備,一面請示黃水軍分區給予大力支援。根據黃水軍分區的指示,陽城民兵將作為主力,并配以新安民兵一千余人前往助威,4月18日,蘆零同志回到民兵駐地以后,簡要地向大家介紹了敵人的情況和我方反攻準備情況,鼓勵民兵發揚老區人民的光榮傳統,爭取人人立功,給敵人以狠狠的打擊。 4月19日上午8時,民兵受命出發。11時,民兵占領了郭梁寨前面一座無名小高地,這時,前來助威的新安民兵也陸續趕來,未等我方拉開戰線,寨子里的土匪就首先開了槍,我民兵接火以后,一直打到下午四點多鐘,此時槍聲逐漸停了下來。 不多時,就見光著上身的黃槍會員手拿長矛,砍刀向我陣地直逼過來,百余名土匪也尾隨在后,與此同時,盧燯同志迅速調配兵力。第一道,在無名小高的左右兩側架起兩挺機槍。名曰:迎頭痛擊。第二道精選出二十多名神射手一字排開。名曰:神機妙算。第三道,將我剩余民兵連同新安民兵一起,在我前沿后側層層擺開。名曰:眾志成城。 接近17時,敵人已沖到我前沿約三百米處,我民兵仍安守不動,敵以為我被其嚇得不敢動手,竟直沖而來,待距我約200米時,盧燯同志大喊一聲:“打!”我兩挺機槍呱呱呱地叫了起來,走在最前面的黃槍會頭目當即被我打死,頓時,前面的敵人便亂作一團,后面的紛紛逃竄,盧燯同志一聲令下“沖??!”民兵們呼喊著像飛似的,向敵人追去,嚇得敵人丟棄槍支,四散逃命。在追擊中,民兵們又打傷敵人8名,活捉1人,得長槍11支,短槍1支,騾馬各1匹。并一舉奪回了被敵人盤踞多年的郭梁寨,受到了新安民兵群眾的稱贊和黃水軍分區的表揚,并獎給陽城民兵炸彈五百余顆。 郭梁寨戰斗以后,又兵分三路,一路由三排長郭德興同志帶領,到柳泉五樹一帶開展工作,一路由二排長董福堂帶領駐防巖坡頭,保衛區公所,另一個排連同營部的部分同志由盧燯同志帶領,到宜陽以北一帶開展工作,駐扎于石陵鎮,剛到達駐地,盧燯同志就帶領民兵積極幫助當地新建政權組織群眾,發動群眾,實行合理負擔,開倉濟貧,逐使許多大戶借糧于饑民,受到當地干部和群眾的擁護,也使得當地一些土匪妙道槍會懼怕三分。 由于工作進展順利,致使主要負責人和部分民兵產生了輕敵麻痹思想,忘了自己是身處于情況復雜,事故多變,群眾基礎還不夠十分穩固的一個新開辟區,以至于當地一些壞人勾結土匪500余人,黃槍會1000多人,乘機于6月23日凌晨5點將民兵駐地及當地區公所層層包圍。在突圍戰斗中,盧燯同志身負重傷,仍堅持戰斗,用短槍打死黃槍會員一人,并鼓舞部下說:“你們下決心拼吧!不要顧我!”民兵們在盧燯同志的精神鼓舞下,奮不顧身,勇猛沖殺,斃敵30十余人,傷敵數10人,但終因敵眾我寡,惟30余人突圍脫險,盧燯等12名同志慘遭殺害。 12名烈士芳名,簡歷略寫于后: 劉國珍,峪北人,1915年生,1938年入黨,曾任村長,野戰民兵連指導員等職。 陳宗德,峪溝人,1920年生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村武委會主任。 郭覲義,增溝人,1914年生,1946六年入黨。 劉隨和,劉村人,1923年6月生,1948年參加革命,任野戰民兵營司號員。 劉虎潤,劉村人,1923年生。 王倉善,峪北人,1932年生。 鄭常住,蒿峪人,1918年生。 董隨富,峪溝人,1915年生,曾任民兵分隊長。 凌小驢,增村人,1915年生。 王小東,增村人,1921年生。 白鐵毛,大寧村人,1621年生。 武鴻興,南次營村人,1921年生,任野戰民兵醫生。 (作者為晉城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退休干部) (責任編輯:韓玉芳)
文章分類:
憑欄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