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特稿 | 趙輖與陳賡共同戰斗的日子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3-07-29 15:15作者:張志文來源:晉城黨史網

陳賡(1903—1961),湖南湘鄉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國家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領導者,新中國國防科技、教育事業的奠基之一。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青年軍人聯合會發起人之一,后留校任連長,在黃埔四期任副隊長。1927年參加八一南昌起義。


趙輖(1907—1931),高平市馬村人,黃埔四期畢業,青年軍人聯合會的骨干成員之一,人民軍隊的創建者和見證人。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歷史機緣使他們在第二次東征中相遇,在黃埔軍校斗爭中相識,在八一南昌起義中相助。


在第二次東征中相遇


1925年9月,原來第一次東征被打敗的陳炯明,乘著東征軍回師廣州的機會,又重新占領了東江地區。國民政府決定于1925年10月1日第二次東征。蔣介石任總指揮兼第一軍軍長;周恩來任總政治部主任兼第一師黨代表。曾參加過第一次東征的陳賡又參加了第二次東征,他在四連當連長。為加強東征實力,黃埔四期入伍生團奉命加入了征討隊伍,剛入黃埔四期的趙輖有幸成為二次東征的一員。


10月11日東征軍掃蕩了外圍守敵,在攻打惠州城時受阻?;葜莩侨姝h水,一面枕山。城垣堅固,易守難攻。原來由四師二團攻城,由于步、炮不能很好配合,連攻兩天,傷亡慘重,未能攻破。周恩來命蔣先云等抽調黨團骨干組成敢死隊帶頭登城,趙輖因政治可靠,身材魁梧,作戰勇敢而被選中。陳賡這時在四團當連長,這個團所有的連長都是共產黨員,戰斗力特別強,都是敢死隊的核心成員。當戰斗發起之后,陳賡率領的連隊沖鋒在前,趙輖、王世英等緊隨其后,敵人的子彈打中陳賡的右腳,他拔出子彈像沒事一樣繼續沖殺。趙輖等在陳賡這種不怕死精神鼓舞下,奮力爬梯,浴血奮戰到第二天傍晚,惠州城攻下,敵人主力被殲?;葜莩枪ハ潞?,趙輖等入伍生團奉命留守。陳賡所在的三師和一師沿海岸線繼續東進,在攻克海豐縣城后,在向五華縣西南方向的華陽地區,與叛軍林虎部隊主力相遇,由于力量懸殊,戰斗到中午被敵人包圍,蔣介石聞信后趕到前線督戰,也不頂用,全師潰散,敵人越來越近。緊要關頭,陳賡背起蔣介石就跑,跑到一條河邊,把蔣介石送上一條船,自己組織力量掩護其過河,直至將他送到一個安全地方,救了蔣介石一命。這一事件轟動了東征軍和黃埔軍校,趙輖等更是爭相傳頌,以東征軍出了陳賡這樣的英雄而感到驕傲和自豪。以黃埔軍校出了陳賡這樣的師哥而感到欣慰。陳賡當之無愧地獲得了“黃埔三杰”之一的聲譽。


在黃埔軍校斗爭中相識


1926年3月3日至5日,趙輖參加了黃埔軍校第四期入伍生升學考試,以優異成績過關,被編入到步兵科2團第4連。陳賡第二次東征結束后被安排到步兵1團7連當連長。他對連里的各項工作抓得很緊,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在步兵科的兩個團里的考試、考核中經常拿冠軍,是步兵科當之無愧的標桿。他連里的黨團活動也很活躍。陳賡積極參加校內外各種活動。到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參加黨團組織召開的會議。趙輖作為2團4連黨的負責人,在會議期間有幸認識了仰慕已久的陳賡,陳賡為人熱情、直爽,心胸開闊給趙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接下來的黃埔歲月中,趙輖以陳賡為榜樣,根據組織的安排,積極地開展黨團活動。培養和發展了多名學員參加了黨的組織。工人運動、農民運動的崛起,共產黨影響的擴大,特別是活躍在革命軍和黃埔軍校共產黨和共青團,使大資產階級的代表蔣介石坐臥不安,視為心腹大患,必須設法予以打擊。他們操縱“孫文主義學會”,在革命軍和黃埔軍校中與“青年軍人聯合會”積極爭斗,還派反動骨干到那里任職,暗中監視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活動……這一切不能阻止黨團組織的活動,反而更加激勵了大家的革命熱情,于是興蔣介石就策劃了“中山艦事件”。


1926年3月18日,國民黨右派以黃埔軍校駐省辦事處的名義,聲稱奉蔣命令給海軍局代理局長兼中山艦艦長李之龍(當時是共產黨員),要李調中山艦到黃埔待用。當中山艦到達黃埔后,他們隨即散布謠言,說中山艦擅自入黃埔,共產黨陰謀暴動,并以此為借口于20日晨包圍了省港罷工委員會。拘捕了中山艦艦長;監視共產黨人及蘇聯顧問住宅及辦事處,在第二師逮捕共產黨員40多人……事件發生后,毛澤東等人主張集合一切力量反擊,周恩來趕到扣押共產黨員的廣東造幣廠,當面質問蔣介石,嚴詞斥責他制造反革命事件,破壞國共合作。當時蔣介石還將周恩來帶的4個衛士繳了械。身份公開的共產黨員被迫退出一軍,許多共產黨員的職務被撤銷。黃埔軍校謠言四起,情況不清,趙輖找陳賡了解情況,陳賡說,情況還不清楚,不排除國民黨右派栽贓陷害。很快,情況弄清楚了,是蔣介石等右派制造的反蘇反共的反革命事件。群情激憤,陳賡聯合趙輖等軍校中的青年軍人,寫出了反對逮捕共產黨員措辭激烈的抗議書,貼在學校的顯著地方,并和國民黨右派分子展開說理斗爭,還想方設法營救被捕的青年軍人……。蔣介石派人千方百計在學生中搞拉攏、破壞、威脅,企圖分化、阻止學生的抗議活動,但趙輖他們根本不聽那一套。針對“三二O”事件,中共廣東區委提出加強黃埔軍校共產黨的組織和領導力量。指定惲代英、聶榮臻、陳賡等組成軍校核心組織,陳賡具體任務是團結青年軍人,趙輖在陳賡等人領導下,積極宣傳孫中山的三大政策,團結左派,爭取中間力量,反對極端勢力。


在黃埔斗爭中,年輕的趙輖在黨組織培養下,有陳賡等優秀領導的影響和培養,迅速地成長起來,覺悟大大提高,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生的意志更加堅定。對蔣介石國民黨右派的反動嘴臉看的更加清楚。在《整理黨務案》后,他和陳賡、王世英等毅然公開自己的共產黨員身份。


在南昌起義征程中相助


1927年7月31日下午,趙輖參加了賀龍召開的二十軍營以上軍官會議,在傳達了前委決定在8月1日凌晨2時起義的決定后,他說:“國民黨已經叛變革命。國民黨已經死了。我們今天要重新樹起革命的旗幟,反對反動政府,打倒蔣介石,打倒汪精衛。不愿跟我走的??梢噪x開部隊,我們今后要聽共產黨的領導,絕對服從共產黨的命令?!苯又R龍宣布了作戰命令。陳賡是7月27日跟隨周恩來秘密抵達南昌,住在朱德寓所,主要負責周恩來等黨的領導人的安全。


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領導2萬余人的革命武裝,舉行起義。中國武裝革命反對武裝反革命的第一槍打響了。從此揭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武裝斗爭的歷史!陳賡、趙輖等有幸成為這一影響中國革命走向重大事件的直接參與者和見證人。按照命令,趙輖所在的教導團和兄弟部隊迅速包圍小營盤和大營盤,大營盤守軍因無法突圍,只好放下武器。趙輖又帶領起義軍沖進小營盤。大部分敵人都喊著:“不要誤會,不要誤會!”就繳了槍。陳賡則前往市區執行逮捕反革命分子、接管江西省銀行,把沒收來的物資運送回指揮部……。經過4小時激戰,消滅了國民黨留守部隊3000余人,繳槍5000余支,占領了南昌城,發表了宣言,成立了臨時政府革命委員會。


8月3日起義軍開始撤離南昌,陳賡被分到二十軍第三師第六團一營任營長,此時趙輖在第三師教導團任隊長,周逸群任三師師長,黃埔三英才在這里相遇,共同的革命理想使他們有了相互傾訴和交流的機會。起義軍到達江西廣昌縣,第三師在這里召開了中共黨代表大會,陳賡、趙輖等被選為黨代表出席了大會,產生了周逸群為書記,陳賡等為委員的黨委會,擔負起了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任,趙輖等按照黨委意圖,認真扎實加強政治指導,使這支部隊成了戰斗中的中堅力量。


壬田是起義軍進入廣東的必經之地。26日下午,賀龍指揮二十軍全部5600多人,猛攻錢大鈞新編二十師,激戰至次日晨,敵向會昌退卻。朱德率二十軍教導團趙輖等追擊敵人至瑞金50里處,使敵人遭到重大損失,起義軍占領瑞金。30日起義軍進攻會昌,此次戰役是關系到起義軍能否經閩入粵的關鍵,因此集中兵力進攻錢大鈞主力。十一軍攻會昌西門,陳賡、趙輖所在的二十軍三師攻正門,陳賡營作為三師的先頭部隊沖在最前面,從上午7時發起總攻,下午5時才結束。戰斗中六團損失殆盡,幸教導團及時趕到,趙輖帶領全隊官兵同其他隊的同志英勇奮戰,激戰6個多小時,將敵人打退,占領會昌。戰斗中二十軍三師參謀長袁仲賢、六團一營營長陳賡、教導團長侯鏡如負傷。傷員在周恩來等領導關心下,及時得到了救助。


由于起義軍要打回廣東,陳賡在長汀福音醫院傅連暲做完手術后。尚未痊愈,便隨軍南下,9月23日起義軍占領潮汕后,陳賡就住進了韓文公(韓愈)小學里。第三師師部就設在緊挨韓文公小學的電報局里。此時趙輖所在的教導團和陳賡所在的六團駐守潮州,并負責對革命委員會的保衛和治安工作,在此期間,趙輖曾幾次到陳賡所住地看望并咨詢需要什么幫助。起義軍占領潮汕后,在此建立了工農政權,并想在汕頭通過港口獲得共產國際援助,休整后,以東江地區為根據地爭取廣州。


9月30日,由于國民黨反動派從各地調集3萬多兵力向潮汕進逼。盡管起義軍一次次打退敵人進攻,但最后因敵眾我寡、彈盡糧絕,不得不依照前委緊急會議決定,撤離潮汕。在撤退過程中。趙輖率隊負責掩護團部轉移,并決定一人留下斷后,等大部隊上船后,敵人已經逼近,他只好掩護大部隊先轉移,自己孤身一人,避開敵群。潛入汕頭城內。


由于情況緊急,陳賡也沒能隨大部隊轉移,他所住的日本一家醫院,國民黨軍隊不斷進行搜查,不能再待下去了,在10月的一天上午,醫院的工作人員和盧冬生(原先陳賡家放牛娃,后在陳賡營任副官)把他背上一艘開往香港的輪船,這條船是起義軍在潮汕地區失敗后,從汕頭開到香港的第一條船,船上查得很嚴,陳賡機智地躲過檢查,到達香港。


趙輖和大部隊失去聯系后。孤獨一人。逃出城外,正在著急之際,碰到師長周逸群,他也是剛從城內突圍出來,兩人交換意見后,在城外10里許將隨行的特務連和失散人員收集了兩排人馬,師長命趙輖為尖兵長,任務是當晚要渡江東進,速到前面找船。受命于危難之際的趙輖立即前往尋找船只,船找到后,但師長和其他領導都沒來,士兵也只有一半。兵荒馬亂,潮汕城里城外都在搜捕共產黨,生怕師長出事,這時他又想到在潮州佳院治療的陳賡師哥轉移了沒有?趙輖命身邊人分頭四處打聽尋找,終沒消息,只好住在一條打魚船上。又不斷遭民團騷擾,最終只好分散自找出路。趙輖跑到碼頭,恰好有一艘從香港經過去上海的船就不顧一切地跳上去,在船上高興地遇到了師長周逸群,他說原來計劃去東江計劃不能實現,國民黨反動派搜捕得太緊,只好化裝逃了出來,汕頭的一個慈善團體給了他一張票,他才上了這條船,趙輖說,我也是,正說著,一伙國民黨兵又殺氣騰騰地上來搜查。周逸群和趙輖尋了一條爛席子便鉆進了貨艙,找了個縫隙,鋪上席子,躺下正準備裝睡。忽聽有人說:“這報上的消息可真靈,周逸群還沒上船,報紙上就登出來了?!卑掩w輖和周逸群嚇了一大跳。忙扭過頭來看,只見離他們不遠處有一只帆布床,床上躺著一個人拿了一張舊報紙。過去一看原來是陳賡,周逸群高興地說:“原來是你這個鬼呀!哈哈哈?!比齻€人笑了起來。原來陳賡到香港后想找一家醫院繼續治療,結果連住都住不下,都懷疑他是革命軍、共產黨。只好返回上海。三位黃埔英才,在磨難中又一次相逢,不能說不是一種緣分,趙輖將自己身上幾張湘贛桂中央券以十塊換一塊,陳賡將僅有的幾塊銀圓掏出湊夠了路費。在貨倉內沒有國民黨兵巡查,在機器的隆隆聲中,他們談著各自參加起義的過程和感受,談論和分析著起義失敗的原因。陳賡說:“趙輖,你年輕文筆又好?;厝ズ髮⒃鄱妳⒓幽喜鹆x的情況給黨中央寫個匯報,”周逸群說:“一定要將失敗的原因講清楚?!壁w輖回應道:“可以”。他們盡情地談論著,和突突突的輪機聲,轟隆隆的海嘯聲交織在一起,預示著對未來的憧憬和相逢的喜悅。


回到上海后,趙輖于1927年10月22日給黨中央寫了《關于南昌暴動中二十軍的斗爭情況報告》,使黨中央在第一時間掌握了南昌起義的情況。根據中央安排,周逸群同賀龍前往湘西開展武裝斗爭;陳賡傷好后留在中央做保衛工作;趙輖則赴豫西從事兵運工作。


1931年初,為了粉碎蔣介石對鄂豫邊蘇區的軍事圍剿,中央軍委任命趙輖為第九軍紅二十六師師長,在熊集的一次反“圍剿”戰斗中犧牲了。同年陳賡到紅四方面軍十二師任師長。1932年10月,為粉碎敵人圍殲紅四方面軍于襄、棗、宜地區的狂妄計劃,在熊集由孫玉清斷后同國民黨軍發生了激烈戰斗,之后經梁集到土埔橋又以敵人血戰。在胡山寨戰斗中陳賡右腿負傷。在隨軍路過熊集時聞聽自己的戰友在這里犧牲,發誓要為死難烈士報仇,號召戰士們英勇殺敵。通過幾次戰役共殲敵3000余人,勝利地粉碎了敵人的圍剿計劃。


(作者:張志文,1948年出生,曾任中共晉城市直工委書記,市黨建研究會會長,現為市黨建研究會顧問,市委黨校兼職教師。)


(責任編輯:崔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