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輖和郝久亭共同戰斗的歲月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3-09-18 09:01作者:張志文來源:晉城黨史網

郝久亭(1893—?)河北遵化縣灘莊人。1912年考入北京大學,“五四”運動后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10月,受李大釗派遣,郝久亭、張兆豐等人到國民革命軍第三軍從事兵運工作,后因身份暴露被組織安排到河南唐河,在西北軍鄧寶珊部教導總隊政治部工作。1928年3月領導教導總隊兵變,兵變失敗后任中共南陽中心縣委書記、南陽特委書記。1929年10月任中共鄂豫邊特委書記。1932年鄂豫邊區第一次黨代會當選大會主席團成員,臨時省委委員、省蘇維埃政府副主席。后因叛徒出賣被捕,出獄后從事抗戰工作。建國后任河北省人委參議室參事。


趙輖(1907—1931),又名趙莘仁,高平馬村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黃埔四期畢業,參加過北伐戰爭。1927年參加八一南昌起義。1928年受中央軍委委派到河南唐河鄧寶珊建國軍教導總隊從事兵運工作,在這里和郝久亭相識,并且在郝久亭領導下發動兵變,兵變失敗后,郝久亭在地方從事黨的領導工作,趙輖根據中央軍委安排仍留在國民軍從事兵運,在接下來的三年歲月里,趙在地方黨組織特別是郝久亭的配合和支持下,為“大冶兵暴”做了扎實有效的組織準備工作;在楊虎城部教導團,為紅九軍的創建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他們是一對紅色搭檔,是兵運工作的杰出領導人。

(一)


1928年,西北軍駐南陽旅長鄧寶珊為了擴充勢力,擬在唐河辦干部教導團。共產黨欲借此“武裝一千工農”,為武裝割據奠定基礎。中共中央派柳直荀到南陽進行考察,以鄧部協商創辦教導團事宜,并報黨中央。不多久建國軍總司令部教導團組建成功。蔡政西任教導團長、郝久亭任政治部主任,趙輖任大隊長兼支部書記。據參加過教導團培訓的紅二十六師手槍隊領導劉占彪回憶,他入黨后是鄂豫邊區通訊站的站長趙永杰介紹他參加教導團的。教導團受訓人員分三類,即學員、學生、學兵。學員畢業后一般是團、營級;學生畢業后,一般是參謀、文書之類副官;學兵大都是沒文化的,出來是連、排級干部。劉占彪報考時帶著站長趙永杰寫的兩封信,去后一封交給隊部,另一封是組織關系介紹信,“叫我找機會交給軍官教導隊隊長趙莘仁”。將寫給隊部的信上交之后,就被收編入學兵隊,“但我組織關系信一直沒有機會交,因趙莘仁是教導隊長,行走有警衛員保護,我沒法接近他。一天我見他去廁所,我也假裝要去廁所。廁所內就我們二人,我就趁此機會,將組織關系信交給了他,過了兩天,班長就叫我談話,將我編入黨小組”。(此材料摘自《余益庵》164頁劉占彪的回憶文章“我在紅九軍二十六師的戰斗歷程”)教導團成立不久,團長蔡政西調走,主要擔子就落在郝久亭身上,郝久亭把趙輖作為主要工作骨干和依靠對象。在接下來的工作中,趙輖在政治部主任郝久亭的直接領導下,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經常對學員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向學員講述反帝、反封建、打倒軍閥、打倒貪官污吏的革命道理。在軍事訓練方面,趙輖發揮自己的軍事特長,編制訓練教程,并摒棄反動軍閥的培訓辦法,廢除體罰,不打罵士兵,倡導互敬互愛。學員們接受革命的宣傳教育,政治覺悟和軍事能力提高得也很快,革命熱情也異常高漲??吹竭@一系列變化,郝久亭很高興,夸獎趙輖說:“黃埔高才生,就是不一樣?!?/span>


鑒于黨在干部教導團已有了一定的組織和工作基礎,特委決定舉行建國豫軍教導團兵變,拉出隊伍、橫馬南山,配合支援以龍潭為中心的四個工作區農民暴動,造成唐南漢龍潭一帶割據。兵變定于5月9日夜12時舉行,但由于被鄧部警衛連發覺,收繳了全部槍支,致使兵變失敗。

(二)


建國軍干部教導團兵變失敗后,郝久亭根據河南省委組織部部長張景增的安排,到南陽特委擔任兵運工作。趙輖則根據中央軍委的安排,協助駐扎在河南確山的岳維峻部王紹猷的第二混成旅做兵運,居住在駐馬店鐵路區5號房。此時河南形勢嚴峻,河南省委遭到破壞,南陽各縣因旱災嚴重,糧食顆粒未收,特委書記劉友三因生活無法維持,不辭而別。7月在唐河縣召開聯席會議,選舉郝久亭任特委書記。9月湖北省委遭到破壞,鄂北各縣都到南陽找組織關系,再加上全國各地起義失敗后的黨員、干部,都認為南陽駐軍不是蔣介石的嫡系,不怎么清共,紛紛跑到南陽,一時間,南陽成了黨員、干部的避難所。南陽特委的首要任務是:盡快恢復黨組織,掩護和安排到南陽找組織的同志。郝久亭首先想到了趙輖,他在部隊任職,人脈關系廣、黨性強,架起地方和部隊橋梁,他是不二人選。郝久亭第一時間和趙輖取得聯系,兩人一拍即合。至此,駐馬店鐵路區5號房就成為我黨困難時期在南陽的一個重要聯絡點,趙輖就成為聯絡點的實際負責人。趙輖先后安排了廣州起義失敗后跑到南陽來找組織的程子華,山西被反動政府追捕的革命青年張維琛、趙品三、陜西籍青年宋子云、姚俊明等,還有從河南和鄂北跑過來尋找組織的黨員、青年也通過趙輖得到了掩護和安置。同時,幫助在岳維竣第二混成旅做兵運工作的趙輖也得到了郝久亭等地方黨組織的幫助。通過郝久亭接通了和河南省委的聯系,1928年7月,趙輖根據中央軍委的指示,幫助混成旅建立了黨組織。通過軍、地努力,一方面黨組織加緊教育、培養和發展黨員;另一方面郝久亭發動地方選調黨員骨干輸送到部隊,使黨組織和黨員發展很快,到1929年初,黨員發展到70余人,14個連成立了黨支部,形成了能控制十幾個連隊的戰斗堡壘,為武裝起義奠定了堅實基礎。應該說郝久亭和趙輖一樣,同是“模范的大冶兵暴”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三)


1929年4月,趙輖根據中央軍委的安排到楊虎城部做兵運工作。同年9月,楊虎城奉蔣介命令,率新編十四師由膠東移防至南陽兼任南陽守備司令。此時南陽中心縣委成立,郝久亭任書記。十四師進駐南陽,在楊虎城身邊做兵運工作的黨員干部趙輖、馮異僧、董林哲、姚洗心、張煥民等隨軍到達南陽,趙輖隨之和郝久亭取得聯系,兩人見面有說不完的話,郝久亭談了地方黨組織情況,由于各縣組織破壞嚴重,再加上鄂豫邊區出現的歷史上少有的災荒,人們只能摘食生豌豆莢糊口,更談不上活動經費。問趙輖能不能想點辦法。恰巧此后不久,楊虎城要成立《宛南日報》社,趙輖同擔任社長的馮異僧商量,讓各縣委工作人員以新聞記者身份作掩護開展工作。郝久亭還給楊部的諜報隊長王仲寫了一份偵察須知,在趙輖的撮合下、還要了30名諜報員空頭名額,將經費用于出版黨內刊物,剩余款項做交通費用。從此,保證了各縣工作人員的安全和組織基本的活動經費,為各縣黨組織的恢復和正?;顒娱_展提供了保障。


由于楊部在山東“剿匪”期間減員較多,到南陽首要任務就是擴充兵員。楊虎城先成立干部教導大隊,自己親自任大隊長,劉先林任教育長、趙輖任副教育長,下轄四個中隊,趙輖兼任一個中隊隊長。此后不久教導大隊成立中共黨委,趙輖被選為副書記,分管組織并兼任一個中隊支部書記。學員培訓規定,一期培訓三個月后輸送部隊。抓住這個有利時機,趙輖和郝久亭商量,讓各縣選派更多的黨員、青年骨干和積極分子參加培訓,以增強黨在部隊的組織力量。同時也為紅軍培養更多的軍事人才。此舉極大增強了黨在部隊的力量,到1930年初,已有17個連成立了黨支部,發展黨員300余人。為兵運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1930年3月,中共中央軍委派石仲偉以特派員身份到楊虎城部向黨組織傳達兵變指示,中央指示有以下三個條件之一可發動兵變:(1)正參加軍閥混戰;(2)黨組織機密被敵發覺;(3)當地有一定的組織基礎。同時指示兵變成功后命名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


1930年6月,中共中央長江局軍委又派特派員白玉文向南陽中心縣委及楊部軍委傳達兵變的指示。會議在楊虎城部教導大隊的地下室召開,郝久亭、趙輖、石仲偉等中心縣委的主要成員和楊部軍委的主要領導2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白玉文主持,會議分析了蔣、馮、閻中原大戰的形勢和發動兵變的有利條件。在會上郝久亭就各縣黨的力量,實行農民暴動的準備和存在的問題作了說明,趙輖就發動兵變的想法和建議作了陳述,并提議楊部軍委應派出力量協助地方組織農民暴動,做到有效協同,最后會議根據同志們的討論意見決定:“首先在我黨基礎較好的楊部一旅發動兵變,接著在楊部教導隊發動兵變,成立紅九軍,攻占南陽城,并以農民暴動結合,并到鄂北和紅二十六師會師,割據鄂豫邊,建立根據地?!痹娢瘯浂爬沓綇狞h的革命事業高度出發,不同意即時發動兵變,可惜他的正確意見被否定了。


6月下旬,白玉文、孫永康到葉縣第一旅所在地,部署實施兵變計劃,在條件還不成熟的條件下,盲目作出“迅速行動,發動兵變”的決定,致使兵變失敗,主要領導人張煥民、白玉文、劉煊被俘后壯烈犧牲。教導隊共產黨員、主要領導人趙莘仁、張漢民、王長明等遭敵人逮捕,扣押方城監獄。至此,楊部地下黨組織的活動基本停止。趙輖被黨營救出獄后,為應對蔣介石的反“圍剿”斗爭,被任命為紅二十六師師長。1931年春在第二次反“圍剿”中犧牲。郝久亭為策應楊部兵變組織賒旗店農民暴動,發動兵變的主要領導被捕后,組織人員營救,均沒有成功。后仍擔任鄂豫邊特委書記。對于趙輖的犧牲,作為戰友的郝久亭是非常痛心的,他對趙輖的人品、能力是非常佩服的。1931年10月,在趙輖犧牲半年多之后,特委書記郝久亭同宣傳部部長陳雪懷共同起草了給中央的《鄂豫邊特軍事工作報告》。在報告中說:“趙輖長期在國民黨軍中從事兵運工作,掩護和安排了程子華等一大批共產黨員和革命干部?!边@是對犧牲戰友出色工作的充分肯定和最高褒獎,充分證明趙輖是名副其實兵運工作的卓越領導人,是紅九軍的創始人之一。

本文主要參考資料:

1、郝久亭回憶文章:《黨派遣到南陽開展活動 曾數年鄂豫邊艱苦斗爭》

2、劉玉斌文章:《在楊部第一旅發動兵變 遭損失受挫折教訓非淺》

3、朱慶長文章:《建國豫軍教導團兵變》

4、余服民文章:《楊虎城部兵變始末》

5、劉占彪文章:《我在紅九軍二十六師的戰斗歷程》


(責任編輯:崔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