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原創合唱劇《太行號兵》首演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3-09-30 09:56來源:山西晚報

“三千號兵出太行,背著號,扛著槍,以號為槍上戰場?!?月21日、22日,9月25日、26日,歷時兩年傾力打造的原創合唱劇《太行號兵》在晉城市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連演四場,受到觀眾好評,這也是該劇的首次演出。


合唱劇《太行號兵》由劉才華、郭欣順編劇,國內著名青年作曲家夏炎彬作曲,晉城市音樂家協會主席魏一飛指揮,太行風合唱團擔綱主演,130多人參加演出。整場演出由序曲和征兵、悔婚、比武、婚別、血戰、淚祭六個場景組成,時長70分鐘。該劇取材于發生在陵川縣的真實事件——32批1700名司號員浴血戰場的史實,是晉城市近年深度挖掘紅色故事、精心創作的一部首次以“合唱劇”為載體的新作。


該劇由晉城市委宣傳部、晉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山西省合唱協會指導,晉城市文化館和晉城市音樂家協會承辦,也作為新時代太行文藝輕騎兵進基層的演出項目在晉城大劇院連演四場。


1943年到1949年間,陵川縣作為重要的號兵培訓基地,培養了1700多名號兵,其中700余人參加正規部隊,389名是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該劇正是以千名號兵出太行的英雄事跡為背景,講述了男主角石頭別妻、別母,別太行,走上戰場,經受血與火的洗禮的故事。


主創團隊嘗試用“合唱劇”的形式來表現,以極簡場景展示歷史風云、以跨界邀約實現選題融通、以創新表達構建話語體系。劇中表演、獨唱、合唱有序結合;分聲部合唱團員和演員服裝的大比例灰色與軍號上的紅綢帶形成鮮明對比,喻示著迷茫中的曙光;嘀嘀噠嘀嘀噠的嘹亮軍號聲與山河破碎的哀傷氛圍對比極具沖擊力;尤其石頭娶親時,上黨八音會作為當地迎親婚俗的出場,既展現了地方音樂文化,又推動劇情急轉而下,才喜慶就分別,可謂神來之筆;結尾小號兵仰頭吹號,暗喻了革命代代有繼承……


“就是想把它唱好,敬歷史,敬英雄”。太行風合唱團女高音聲部部長程軍說,“連續兩個月來加班加點排練,光合唱譜子就227頁,就是為了讓這部劇在新中國成立74周年前完成?!?/span>


優秀的作品離不開細致的打磨。即使已經和太行風合唱團磨合得很默契,帶領這支合唱團拿過好幾次國家級獎項,每一次站上指揮臺,他都像第一次一樣慎重,合唱團團長,該劇總導演、指揮魏一飛表示。連續四場演出,幾乎每一場演出都會有細微的調整,在魏一飛看來,對待每一場演出都要始終如一、精益求精?!皩磉€要吸收各方意見,不斷打磨、提升,把好內容變得更好?!蔽阂伙w說。(記者?李吉毅 通訊員?尚東霞)


(責任編輯:李天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