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專注培養上黨戲曲人才的石巖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3-02-18 00:00 石 巖(1915─1989) 原名石書麟,晉城市城區西馬匠村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山西省分會理事、山西戲劇家協地會員。石巖出生于一個民間音樂者之家,他在8歲時就會吹笛子,十幾歲就成了八音會的全把式,打拉吹彈樣樣皆能??谷諔馉庨_始,他奔赴延安。1939年參加了八路軍,入前哨劇團,開始了專業的革命文藝生活,后又在先鋒劇團、第二野戰軍文工團、戰斗文工團、總政文工團等單位工作。他一手拿武器,一手拿樂器,一邊戰斗,一邊宣傳。他創作了《悼念戰斗英雄王文泰》、《蟠龍戰役》等歌曲,慷溉悲壯,十分感人?!秳趧尤嗣穹松怼肥撬蒙宵h梆子的花腔旋律譜寫的,很快就風靡太行老根據地?!段覀兊膭倮姟肥巧宵h戰役勝利后的作品,充滿了樂觀豪放的感情。1947年他隨軍渡河,挺進伏牛區。其后又參加了淮海大戰,寫出了合唱《淮海大戰》;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后,他又寫了《渡江大合唱》,使音樂為革命事業發揮了一種特殊的作用。建國后,石巖先后寫出了《云南組曲》、《軍樂組曲》、《笛子演奏法》、《二胡演奏法》、《打擊樂教程》(上、下集)等樂曲和單行本。1954年隨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代表團訊問了蘇、匈、捷、保、蜀、波等國,榮立二等功。1958年回山西同黃浦樂一起,組建了山西歌舞團民族樂隊。1961年,受趙樹理同志和晉東南專署之邀,隨晉樂南地區上黨梆子劇團赴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三關排宴》戲曲藝術片,擔任音樂設計,使古老的上黨梆子間樂保留了自己的風格,并在原基礎上有了新的發展。1972年,調晉東南戲曲學校任音樂教師。他勤勤懇懇,不辭勞苦,培植了一批上黨戲曲的后繼人材。 上一篇由上門女婿到孝順兒子
下一篇用熱血譜寫忠貞的衛恒
文章分類:
革命歷史人物
|